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天下 >> 国内聚焦  >> 正文

多地“可躺式”课桌椅进校园 保障中小学生舒心午休

www.taihainet.com 来源: 新华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中午时分,贵州省正安县凤仪街道中心小学,一年级学生汪以柠吃完午饭回到教室。午休铃声响起后,她和同学熟练地翻转课桌、拉出搁脚板、调节座椅靠背,椅子摇身一变成为一张“小床”。随后,汪以柠躺在“小床”上,盖好小被子,开始午睡。

  凤仪街道中心小学位于正安县城乡接合部,目前有学生2153人。校长余勇说,考虑到部分学生家离学校较远,中午不方便回家休息,2023年11月以来,该校在当地政府部门的支持下,试点推行“舒心午休”项目,投入38万余元购买了480套“可躺式”课桌椅,方便学生在校午休。

  3月20日,贵州省龙里县第六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在教室里午休。新华社记者 郑明鸿 摄

  记者采访发现,类似的场景,已在中国多地中小学出现,越来越多学生得以享受优质午休。

  贵州省福泉市第四小学有学生约3500人,几乎所有学生都在学校午休。2022年,该校开始尝试引进“可躺式”课桌椅,选了一个班进行试点。副校长舒远胜说,试点效果不错,学校后来又购买了720余套“可躺式”课桌椅,用以满足一年级学生的午休需求。

  2023年11月,贵州省六盘水市第三实验中学3000余名学生拥有了“可躺式”课桌椅,实现了午休“躺睡”。据了解,这些“可躺式”课桌椅由当地教育部门协调资金购置。

  在东部沿海的浙江省,2023年5月,杭州市钱塘区就投入专项经费570万元,帮助当地46所学校5.7万名学生实现午休“躺睡”。杭州建德市2023年由市、乡镇街道两级财政投入600余万元,升级改造午睡空间100余个,帮助全市3.4万余名中小学生实现午休“躺睡”。

  今年1月16日,钱塘区正式发布了中国首个由县(市、区)制定的中小学午休“躺睡”标准,并将在浙江省具备条件的中小学进行推广。

  3月20日,贵州省龙里县第六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在教室里午休。新华社记者 郑明鸿 摄

  在江西,省政府将“开展‘可躺式’课桌椅进校园试点”纳入2024年十件重点民生实事,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先行先试,为新建、改扩建中小学配备“可躺式”课桌椅;其他学校结合实际,采取逐步更新“可躺式”午睡课桌椅、配备午睡垫等形式,逐步实现中小学生午休“躺着睡”。

  “可躺式”课桌椅受到不少学生喜爱。汪以柠说,在“可躺式”椅子上午休,很舒服。福泉市第四小学一年级学生龙洪旭说,以前趴在课桌上午休,睡醒了手和脚都很麻,现在躺在椅子上睡觉,睡得更舒服了。

  受访对象指出,让学生实现“午休躺睡”,有助于保障学生健康成长。“长期趴着睡对颈椎不好,还可能会压迫到眼睛,导致眼胀,甚至近视。”贵州省龙里县第六小学校长王天明说。

  正安县教育局副局长张卫东介绍,凤仪街道中心小学是该县第一所推行“舒心午休”项目的学校,他们接下来会总结经验,逐步在有条件的学校推广“舒心午休”项目,提升学生午睡质量。

(来源:新华网  记者 郑明鸿)

相关新闻
警惕睡眠障碍!福州一38岁男子一晚呼吸“卡壳”超200次

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今年中国主题是“健康睡眠 人人共享”。对于许多中年男子来说,要做到健康睡眠并不容易,福州的小龙(化名)就是其中之一。 晚上入睡后,38岁的小龙呼噜震天响,吵得妻子要跟他分床睡。尽管睡眠时间充足,小龙白天精神依然很差。前阵子,他来到福州市第一总医院神经内科就诊。 经检查,副主任医师陈杰发现,小龙患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

【海峡导报创刊25周年特刊】呵护美梦 让您“春眠不觉晓”

◆韦璇主任在睡眠义诊活动中亲切问诊   台海网3月9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林少蓉 通讯员 陈鹭)每年的3月20日,是世界睡眠日。人一生中1/3的时间,都在睡眠中度过,能够睡一个安稳的好觉,是件多么幸福的事。但现代社会节奏快,竞争压力大,睡个好觉,对很多人来说是一种奢望。厦门...

这个寒假更多孩子动起来了!中小学生体育锻炼蔚然成风

吉林省吉林市,学生们利用寒假时光在户外雪场玩耍。新华社发 贵州省仁怀市一体育馆内,学生在进行篮球基本功训练。陈勇摄/光明图片 河北省内丘县官庄中心小学的学生在练习排鼓。新华社发 小朋友在北京“冰立方”冰上运动中心体验冰上运动。新华社发   寒假伊始,来自浙江省绍兴市...

快速提神醒脑?中消协提示,这种“鼻吸能量棒”中小学生慎用

近期,一种名为“鼻吸能量棒”的产品进入到中小学校园,吸引不少学生争相购买。其外形像一个打火机,内含有两根棒状的塑料管,号称通过吸入管中樟脑、薄荷等清凉的气味来刺激鼻腔和大脑,可以快速提神醒脑,缓解疲劳和困倦。“鼻吸能量棒”的外观设计和使用方式对于中小学生来说新颖独特,易于流行。然而在“鼻吸能量棒”进入校园的背后,也存在一些隐患。有专家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