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天下 >> 国内聚焦  >> 正文

有关春节前后呼吸道疾病流行情况,最新研判来了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央视新闻客户端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今天(4日)15时,国家卫生健康委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我国冬季呼吸道疾病防治和健康提示有关情况。

春节前后

呼吸道疾病仍会保持一定流行水平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米锋介绍,近期,我国新冠疫情呈低水平波动,流感、肺炎支原体感染人数回落。全国二级以上医疗机构门急诊呼吸道疾病诊疗工作继续保持平稳。

当前正值春节前返乡高峰,国内南北互跨旅游热潮持续,还有远赴境外观光旅游。人群大规模流动和聚集容易加速呼吸道疾病传播,春节前后呼吸道疾病仍会保持一定的流行水

国家卫生健康委已专门就春节前后防控工作作出部署:

  • 各地要加强值班值守,保持备急状态,统筹调度好医疗卫生资源和专业力量。

  • “120”急救热线要保证24小时畅通,做好急救转运。

  • 二级以上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热门诊及诊室要应开尽开,配强医疗力量。

  • 急诊、儿科、呼吸科等重点科室要畅通绿色通道,安排好节日期间医疗服务保障。

  • 要强化关口前移,保护好老年人、儿童、孕产妇、慢性基础性疾病患者等重点人群,满足人民群众就医和急诊需求。

本土病例中JN.1变异株已成优势流行株

专家最新研判

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研究员陈操介绍,目前我国新冠疫情仍然呈低水平流行,但近期病例报告、哨点医院检测阳性率等监测数据小幅增加,提示新冠疫情呈现上升趋势。目前,我国本土病例中JN.1变异株已成为优势流行株,以轻型为主。随着春节前后人员跨区域流动和聚集性增多等因素影响,预计新冠疫情将逐步上升

监测数据显示:

  • 我国急性呼吸道疾病形势在2023年12月上旬达到峰值后连续2周有所下降,12月底小幅回升,持续高位波动,近三周有所下降。

  • 其中,流感呈回落趋势,但仍是当前呼吸道疾病感染的最主要病原体,其他呼吸道疾病处于较低水平。

专家研判认为,2月份我国将继续呈现多种呼吸道疾病交替或共同流行态势,其中,流感预计在春节前后降至较低水平

如何做好防护措施?

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研究员陈操介绍,春节期间,人们阖家欢聚、走亲访友,建议采取以下防护措施:

  • 聚餐聚会前,要确认自身健康状况。如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应尽量避免参加聚餐聚会活动。如确需前往,应做好个人防护,聚会时佩戴好口罩,聚餐时注意与相邻人员加大间隔距离。

  • 聚餐聚会期间,要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就餐前要洗手,就餐时提倡使用公筷,避免混用餐具。如在外聚餐,应选择证照齐全、干净卫生的就餐场所。聚餐聚会时,在注意保暖的前提下,加强室内通风换气。

  • 聚餐聚会结束后,要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如出现发热、咳嗽等呼吸道感染或腹痛腹泻等肠道感染症状,应加强健康观察,注意休息,必要时就医诊治。

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于康介绍,合理营养是免疫力维护的重要物质基础,并强调对免疫力重要的三个方面的注意:

  • 要确保优质蛋白质的摄入。可以选择一些富含优质蛋白的,像鸡蛋清,清蒸的鱼、虾,去皮的鸡胸肉、里脊肉、豆腐等;

  • 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每餐有蔬菜、每天吃水果。具体量化来看,每天摄食的生重计算的蔬菜量应该达到300到500克,水果量应该达到200到350克;

  • 要充足饮水,每天平均的饮水量影响达到1500到1700毫升甚至更多。选择喝水的种类一般是白开水、淡茶水、苏打水等等,尽量不要喝含糖的饮料。

一些特殊的群体,比如像老年人或者慢病患者,还有一些长期素食的朋友,需在医生指导下选择一些营养补充剂,比如蛋白质补充剂、微量营养元素补充剂,或者是选择一些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来满足整体的需求。

制片人丨王兴栋

总台央视记者丨杨阳 史迎春

来源 | 央视新闻客户端

相关新闻
年将近,这份健康提示请收好

光明日报记者 金振娅   1月26日,2024年春运正式拉开帷幕。对家的思念,让天南海北的人们踏上归途。春节前后,人群流动和聚集性活动增多,呼吸道疾病感染风险加大,出行有哪些注意事项?南来北往,气候温差较大,该如何适应?寒潮来袭,坚守岗位的户外工作者,又该如何应对?一起听听专家支招。   做好个人防护,降低患病风险   当前,新冠疫情仍维持在较低水平...

寒假冰雪游健康攻略丨警惕裸眼滑雪伤眼 专家提醒出现雪盲别揉眼

春节临近,不少滑雪场进入客流高峰期。一些初学者觉得冬季阳光不强,因此滑雪时不注意佩戴墨镜和滑雪镜,导致出现流泪、眼痛等症状。专家提醒,裸眼滑雪易患雪盲症,还须注意防范,如果出现雪盲症状,切记不能用手揉眼睛。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太原医院眼科主任医师冯江虹说,冬天...

寒假冰雪游健康攻略丨防范冻伤 专家提醒冻伤后切忌摩擦

随着寒假来临,冰雪游持续升温,不少游客发现,在寒冷的室外待久了手脚会“痒痒的”。专家提醒,长时间在低温环境中容易冻伤,需加以防范,一旦发生冻伤,切不可用冰块、雪等物体摩擦患处。  “人体能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等调节体温,但这种调节是有限度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