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天下 >> 国内聚焦  >> 正文

中国四肢截瘫患者利用脑机接口技术实现“脑控喝水”

www.taihainet.com 来源: 新华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脑机接口让“意念”控制“动作”成为可能。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赵国光教授团队、清华大学医学院洪波教授团队日前对外宣布,中国脑机接口技术实现突破性进展,通过植入式硬膜外电极脑机接口,四肢截瘫患者实现自主喝水等脑控功能,抓握准确率超过90%。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赵国光教授团队正进行无线微创植入脑机接口临床植入试验(2023年10月24日摄)。新华社发(清华大学供图)

  植入脑机接口的患者由于车祸导致颈椎处脊髓完全性损伤,此前长期处于四肢瘫痪状态。2023年10月24日,赵国光教授团队与洪波教授团队共同完成无线微创植入脑机接口首例临床植入试验,将两枚硬币大小的脑机接口处理器通过神经外科医生的操作植入高位截瘫患者颅骨中,并成功采集感觉运动脑区颅内神经信号。

  经过3个月的居家康复训练,该患者目前可以通过脑电活动驱动气动手套,实现自主喝水等脑控功能,抓握准确率超过90%。患者脊髓损伤临床评分和感觉诱发电位测量均有改善。

  据介绍,该项目在无线微创方面实现两大突破,一方面在保证颅内信号质量的同时,不直接破坏神经组织;另一方面它采用近场无线供电和信号传输,植入颅骨的体内机无需电池。

  患者通过无线微创脑机接口成功实现脑控抓握(2023年11月14日摄)。新华社发(清华大学供图)

  据悉,第二例脊髓损伤患者植入已于2023年12月19日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成功进行,信号接收正常,患者目前正在居家康复训练中。该项无线微创脑机接口的临床试验分别于2023年4月和5月通过宣武医院、天坛医院伦理审查,并进行了国际和国内植入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注册。

  赵国光教授介绍,脑机接口通过记录和解读大脑信号,实现大脑和计算机之间的通信,未来有望帮助渐冻症、脊髓损伤、癫痫等脑疾病患者康复,同时有望实现脑机融合智能,直接拓展人脑信息处理能力,具有广泛应用前景。“尽管目前脑机接口技术取得一定突破,但距离大规模应用还有一定距离,未来将在设备稳定性、功能性等方面进一步研究和拓展。”

(来源:新华网)

相关新闻
脑机接口设备植入人脑前景如何?

马斯克旗下公司完成首例脑机接口设备人体移植,该技术面临伦理、隐私、社会公平等方面问题   脑机接口设备植入人脑前景如何?   据新华社报道,美国知名企业家埃隆·马斯克1月29日表示,他旗下的脑机接口公司“神经连接”(Neuralink)1月28日进行了首例脑机接口设备人体移植,移植者目前恢复良好。   据“神经连接”公司介绍,接下来,该公司将进行一项为期6年的...

马斯克旗下公司完成首例脑机接口设备人体移植

美国知名企业家埃隆·马斯克29日表示,他旗下的脑机接口公司“神经连接”28日进行了首例脑机接口设备人体移植,移植者目前恢复良好。   马斯克在社交媒体X(原推特)平台上发文说,初步结果显示,植入式脑机接口设备检测神经元相关电位的前景很好。   据马斯克介绍,“神经连接”公司的首款脑机接口产品名为“心灵感应”,大脑植入设备后,只需通过意念就能控制手...

人类首次植入脑机接口芯片,相关概念爆发,三博脑科等大涨

脑机接口概念30日盘中强势拉升,截至发稿,三博脑科涨超16%,创新医疗、东方中科涨停,科大讯飞、南京熊猫、汉威科技等涨超5%。 消息面上,Neuralink创始人埃隆·马斯克今日在社交媒体平台X上宣布,在昨天,人类首次接受脑机接口(Neuralink)芯片植入,植入者恢复良好。 据马斯克介绍,Neuralink正在设计一种将大脑信号转化为行动的设备,将首先专注于两个应用:一是...

大语言模型、生成式AI、脑机接口……2023年度十大科技名词揭晓

“2023年度十大科技名词”26日在京发布。“大语言模型、生成式人工智能、量子计算、脑机接口、数据要素、智慧城市、碳足迹、柔性制造、再生稻、可控核聚变”入选。这十个具有影响力和代表性的科技名词,为公众描绘出一幅2023年科技发展的生动画卷。   科技名词是科学知识在语言中的结晶,既镌刻着时代烙印,也是透视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载体。2023年,科技浪潮...

脑机接口概念股“闻风起舞” 上市公司积极回应业务布局情况

专家称技术发展隐忧不容忽视   近日,脑机接口成为热点话题,相关概念股持续活跃。5月30日,多只脑机接口概念股涨停,其中,爱朋医疗收获两连板。   消息面上,5月2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赵志国在2023中关村论坛上表示,工业和信息化部把脑机接口作为培育未来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加强脑机接口应用场景的探索,加速推动脑机接口产业的蓬勃发展。   近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