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天下 >> 国内聚焦  >> 正文

天津首次发现旧、新石器时代过渡遗存

www.taihainet.com 来源: 新华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由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吉林大学考古学院、天津市蓟州区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联合完成的2023年度青池遗址考古发掘项目,近日通过天津市文物局组织的专家验收评估,取得重大考古收获,首次发现旧、新石器时代过渡遗存。

  青池遗址第II发掘区出土的骨针、骨锥和骨角器(新石器时代)。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供图

  青池遗址位于天津市蓟州区州河湾镇。天津考古部门曾于20世纪90年代对该遗址进行过三次考古发掘,发现新石器时代和夏商周时期遗存。

  2015年,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对青池遗址进行复查,发现存在旧石器时代遗存分布的线索。

  2023年10月至12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青池遗址进行了第四次考古发掘。在两个发掘区内,分别揭露出旧石器时代晚期序列地层和旧、新石器时代过渡遗存,出土旧石器和新石器时代打制石器、磨制石器、陶器、骨器、兽骨等不同质地文物标本1000余件。

  青池遗址第I发掘区出土的打制石器(旧石器时代)。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供图

  青池遗址考古发掘项目负责人盛立双介绍,在青池遗址第I发掘区内发掘出旧石器遗存。根据出土遗物、地貌环境等综合推断,旧石器遗存的年代应在距今4万年至1万年之间,即旧石器时代晚期。

  青池遗址第II发掘区考古现场。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供图

  盛立双说,在青池遗址第II发掘区内揭露出新石器时代灰沟打破旧石器时代的层位关系,并出土重要遗物。根据出土陶器文化面貌和既往测年数据判断,新石器时代灰沟最下层遗存的年代为新石器时代早期,距今绝对年代为8000年至1万年左右。

  盛立双表示,本次考古发掘表明,新石器时代早期阶段,青池遗址打制石器与陶器、磨制石器伴出,网坠和骨针也大量出土,鹿科、牛科、犬科、鸟类、淡水鱼类等动物骨骼丰富,许多兽骨人工加工痕迹明显,显示出当时人类生产和生业方式多元的过渡性特点。(记者 周润健)

(来源:新华网)

相关新闻
11月1日起,满65岁在津台胞可免费乘坐公交

为老年台胞办理免费乘车卡(天津市台胞服务中心供图) 《天津市65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乘坐公共汽车实施办法》将于2023年11月1日正式实施,明确规定年满65周岁港澳台老年人可享受与本市户籍老年人同等免费乘坐公交车待遇。   为全面准确落实好政策,做好对在津台胞优惠政策宣介工作,...

天津调整防洪应急响应

记者15日从天津市应急管理局获悉,当前天津市已进入行洪退水、灾后恢复重建阶段,天津市防汛抗旱指挥部于8月15日12时将天津市防洪Ⅰ级应急响应调整为针对天津静海、西青等2区的防洪Ⅱ级应急响应,其他区解除防洪Ⅰ级应急响应。   另据记者从天津市水务局获悉,根据洪水测报,7月27日至8月14日,地处海河流域下游的天津市,累计承接上游来水29.2亿立方米,下泄入海水...

探访集中安置点 群众生活有保障【图】

8月12日,在天津市静海区大邱庄中学集中安置点,志愿者在打扫楼道卫生。   8月10日,大清河段上游河北省文安县滩里镇滩里干渠东侧堤防发生决口,洪水向天津静海区境内急速分泄,抢险工作随即紧张开展。险情发生后,天津市静海区大邱庄中学集中安置了500余名群众。连日来,静海区...

天津市:同心协力,保障人民群众安全

7月28日以来,海河流域遭遇大到暴雨,局地特大暴雨。7月31日,天津市水务局将洪涝灾害防御应急响应提升至Ⅰ级。随着永定河、大清河、子牙河上游泄洪量加大,天津域内河道水位逐步上涨。   面对汛情,天津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各项防汛救灾措施,组织各方力量争分夺秒开展抢险救援,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以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