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天下 >> 国内聚焦  >> 正文

今冬多种呼吸道疾病交织 国家卫健委回应热点关切

www.taihainet.com 来源: 新华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随着各地陆续入冬,呼吸道疾病进入高发季节。肺炎支原体感染、流感等交织叠加,今冬的呼吸道疾病是否有所增加?如何更好防治?国家卫生健康委13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就社会关切热点问题作出回应。

  11月13日召开的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布会现场。新华社记者 董瑞丰 摄

  呼吸道疾病增多?发病水平总体正常

  肺炎支原体感染、单核细胞增多症、流感……近期,“中招”呼吸道疾病的人似乎越来越多。

  北京市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童朝晖介绍,其实每年冬季都是呼吸道感染高发季节。肺炎支原体是常见的呼吸道病原体之一,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每3年至7年会出现周期性的流行。单核细胞增多症也是儿童、青少年常见的疾病,发病率没有比往年增加。

  童朝晖表示,新冠疫情期间,由于大家采取严格防护措施,一些急性呼吸道疾病发病率有所下降。随着防控进入新阶段,这些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回归到新冠疫情前的水平,也是正常现象。

  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国家流感中心主任王大燕介绍,我国各地冬春季的流感流行季一般是从每年10月中下旬到次年3月中上旬,在1月份左右达到峰值。近期流感监测数据显示,各地正逐渐进入流感流行季。

  不少人感染新冠病毒?呈波动下降趋势

  互联网上有声音说,不少咳嗽、发烧的人是感染了新冠病毒。

  对此,王大燕表示,近期我国新冠病毒感染情况整体呈波动下降趋势。今年8月下旬以来,全国报告新冠病毒感染病例数已连续10周下降,全国发热门诊、哨点医院新冠病毒核酸阳性率均呈持续下降趋势。

  王大燕介绍,国家对新冠病毒仍在进行系统性多渠道监测,数据定期在中国疾控中心网站公布。监测数据显示,目前全球和我国流行的新冠病毒变异株都属于奥密克戎,最近一周采样的病毒测序结果显示全部为XBB的亚分支,未发现生物学特性发生明显改变的变异株。

  能否自行服药?建议先确认病原

  出现咳嗽、发烧等症状,建议如何用药?

  童朝晖介绍,肺炎支原体、流感病毒、新冠病毒等引起的症状相似,可以通过抗原和核酸检测的方式来明确病原学诊断。建议大家先确认病原,再用药。

  童朝晖还表示,呼吸道病毒感染有一定的自限性,不是全都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有的可以对症缓解症状。但对于老年人、5岁以下儿童以及免疫力低下的特殊人群,建议及时就医。

  肺炎支原体感染增多,部分家长自行给出现咳嗽、发烧等症状的患儿服用阿奇霉素。对此,北京儿童医院主任医师王荃表示,这种做法不建议,也不可取。

  王荃表示,近期肺炎支原体感染确实占了一定比例,但整体来说,病毒仍是儿童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病原,包括流感病毒、鼻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而阿奇霉素对病毒感染是无效的。此外,儿童的脏器功能发育都不健全,不应随意用药、滥用药。

  中医药如何防治?治疗、养护相互配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介绍,部分地方推出了中医药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方案,这里面有经典处方,也有经验方,还有小儿推拿的治疗方法。中医药治疗这类疾病要早期使用,中西医结合,比如结合中药和推拿,可以帮助小儿更好地排痰。

  刘清泉从“治未病”的角度建议:一是饮食寒热均衡,冬季以温热而有营养的食品为主,饮食有规律,少食用过于辛辣刺激或过于甜腻的食品。二是适度锻炼,尤其中老年人,大汗淋漓时喝冰水、吹凉风容易导致外感。三是睡眠充足,劳逸结合,过劳或过逸都耗伤人的正气。

  日常怎样预防?卫生习惯+疫苗接种

  王大燕表示,预防传染病最有效、最经济的方式是接种疫苗。通过接种流感疫苗,可以有效减少感染、发病和重症发生的风险。

  部分呼吸道疾病没有针对性的疫苗。王大燕表示,通过掌握常见呼吸道传染病的基本知识,在日常生活中采取科学的预防方法,能够降低发生感染和传播的风险。

  王大燕介绍,一是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二是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注意手卫生、勤洗手,尽量避免习惯性触摸眼睛、鼻、口。三是保持家庭和工作场所的环境清洁。四是老年人、儿童、孕妇、慢性病患者等高风险人群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

  社区医疗卫生机构如何更好发挥哨点作用?北京市朝阳区崔各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孙丽介绍,除了为辖区居民进行疫苗接种之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优化就诊流程,开展呼吸道专科门诊,急危重症向上级医院转诊,普通常见病在基层医院就可以进行治疗。

     (新华社记者 董瑞丰、李恒

(来源:新华网)

相关新闻
一图读懂 | 流感高发季 这份防治指南请收好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对人类健康危害严重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病毒抗原性易变,传播迅速,每年可引起季节性流行,在学校、托幼机构和养老院等人群聚集的场所易发生暴发疫情。远离流感应该怎么做?治疗方法有哪些?央广网带你一图读懂。 (记者 智陈阳 实...

忍忍就过去了?慢性疼痛也是病 积极预防别踩坑

数据显示,我国慢性疼痛患者已超3亿人,但知晓率低、就诊率低、完全缓解率低,负“痛”前行降低了患者的生存质量。专家表示,加强我国疼痛管理和国民疼痛认知教育至关重要。程 硕制图(新华社发)   人人惧怕疼痛,但并非人人了解疼痛。当疼痛来袭,是不是忍忍就过去了?忍痛的时...

科普:肺炎预防知多少

支原体肺炎、细菌性肺炎……肺炎种类颇多,不仅是全球儿童死亡主要原因之一,也对其他各年龄段人群构成威胁。   肺炎一般指肺部感染性炎症,临床症状包括咳嗽、发热、呼吸困难等,严重时可致死亡。病毒、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真菌等病原体都能引起肺炎。导致肺炎的常见病毒包括...

国家卫健委:已有八千多家二级以上公立医院接入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规划司司长毛群安7日在北京表示,目前已经基本实现国家、省、市、县全民健康信息平台的联通全覆盖,已有8000多家二级以上公立医院接入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   在当天的国家卫健委新闻发布会上,毛群安介绍说,国家卫健委会同财政部、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等相关部门,从今年起开展全国医疗卫生机构信息互通共享攻坚行动,是以数字化、网络化、...

呼吸道传染病高峰来了?“网红药方”靠谱吗?专家释疑

中新网11月4日电(邵萌)秋冬季是呼吸道感染性疾病高发季。近期,多地肺炎支原体感染、流感等病例快速增加,一些医院发热门诊、儿科门急诊排起了长队。“混合感染”“网红药方”等相关话题,也在社交媒体上引发了广泛讨论。   感染高峰到来了吗?能否自行用药?出现哪些症状需要去医院?今年的呼吸道传染病比往年严重吗?如何有效预防?针对公众关心的问题,多位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