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天下 >> 国内聚焦  >> 正文

时间带不走记忆 罪行逃不脱审判——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内感悟中华民族的坚定信念

www.taihainet.com 来源: 新华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8月15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内的幸存者照片墙上,又有3张“面孔”由彩色变为黑白。每一位老人离世,就要“熄灭”一个灯箱,这面由百名幸存者肖像照组成的照片墙,灯光日渐稀疏。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内的幸存者照片墙(部分)。 新华社记者邱冰清 摄

  抚摸着母亲阮秀英变暗的照片,刘俊在照片下放一朵白菊。“我从小就听妈妈讲,南京大屠杀发生时,外公被侵华日军带走,受尽了折磨。”刘俊说,母亲的眉毛上有一块被日军砍伤的刀疤,比肉体疼痛更难痊愈的是心伤,她总是回忆一次就哭一次。

  1937年12月,战争的浩劫让无数普通人的命运被彻底改变。

  照片墙前,肖雅萍要缅怀今年6月刚去世的妈妈杨静秋和去年3月去世的姨妈王素明(原名杨明珠)。1937年,她的外公被日军抓走杀害,外婆因躲避日军而流产。生计难以维持,外婆只能将杨明珠送人领养,原本幸福的家庭支离破碎。

  “多年后妈妈和姨妈才重逢,她们也都选择在晚年站出来为历史证言,遗愿都是希望能等到日本政府的真诚道歉。”肖雅萍难过地说。

  8月15日,国际友人为离世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献花。 新华社记者邱冰清 摄

  时间的证人正在凋零。据统计,2023年已有11位幸存者离世,他们是:马庭禄、郭林大、李美兰、葛道荣、周湘萍、张惠霞、王长发、郑锦阳、阮秀英、杨静秋、高恒发。截至目前,登记在册的在世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仅剩39位,平均年龄超过93岁。

  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周峰每次经过史实展序厅,都感觉百名幸存者肖像照组成的照片墙似乎在提醒着他。“强烈的明暗对比似乎在对我说,‘活证人’正越来越少,关心关爱幸存者的工作要做得更细致些,抢救证言、传承历史记忆的工作愈发迫切。”

  依靠家族记忆的传承正被视作一条重要途径。2022年8月15日,首批13名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上岗。2023年8月15日,第二批10名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上岗。他们多是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家庭的二代、三代,也有部分第四代加入,既有父子、母子搭档,也有夫妻、兄弟搭档。

  8月15日,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代表向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颁发证书。 新华社记者邱冰清 摄

  葛凤瑾从周峰的手中接过了“传承人”的证书。去年,他的弟弟葛凤亮成为首批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之一。对这对兄弟来说,向全世界披露南京大屠杀史实是家族的责任。“希望通过讲述父亲葛道荣的故事,让更多人知晓这段历史,让他们了解南京大屠杀是千千万万个鲜活的个人、家庭的灾难。”葛凤瑾说。

  “传承历史、传播真相、传递信念,相比遗属身份,传承人相当于传承历史记忆的主力军,对使命的认识更深入,履职方式也更丰富。”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张连红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研究南京大屠杀的历史,他说:“时间会带走证人,但带不走记忆。很遗憾,幸存者和幸存者家族最想要的道歉至今没等来。”

  8月15日8时15分,撞响和平大钟仪式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公祭广场举行。新华社记者邱冰清 摄

  “我已经89岁了,不知道自己还能等多久,但我一直在等,等待日本道歉的那一天。”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方素霞说。(新华社记者 邱冰清、蒋芳

(来源:新华网)

相关新闻
侵华日军731部队原“少年队”队员:那里是人间地狱

“我经常会想,那么多‘马路大’(被日军抓来进行实验的活人)死了,日本队员也被解剖了,731部队为什么要做这么多恶事?”作为在世唯一一名愿发表公开证言揭露日本细菌部队罪恶的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简称“731部队”)原成员,现年93岁的清水英男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回忆起78年前的那段恐怖经历心情沉重。   从1945年3月底到8月日本战败前逃回日本,虽然...

侵华日军731部队犯罪协同机构原始档案首次公布

8月5日,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举办的侵华日军细菌战罪证陈列展上,研究人员展示《日军哈尔滨第一陆军病院原薄》(影印件)。新华社记者 张涛 摄 5日,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举行的侵华日军细菌战与毒气战学术研讨会上,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向社会首次公布《日军哈尔滨第一陆...

尘封的铁证|日本学者发掘史料 揭示侵华日军罪行

央视网消息: 1931年到1945年期间,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简称“731部队”)在中国进行人体实验和细菌战,数千名中国、苏联、朝鲜战俘和中国平民被用于人体细菌和毒气实验。然而,这样一段罪恶的历史,在战后,被日本政府刻意隐藏了起来。在日本,有一位名叫松野诚也的历史学者,...

再添新证 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职员表被首次公开【图】

这是6月1日拍摄的日本学者松野诚也在日本国立公文书馆发现的新资料。   日前,黑龙江外国语学院和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简称“731部队”)罪证陈列馆联合在哈尔滨市向社会公布了一批部队编制资料。这些资料包括关东军防疫给水部军官高等文官职员表、判任文官同待遇者职员表等。...

又一位离世 在世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仅剩42位

记者从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获悉,南京大屠杀幸存者郑锦阳于2023年4月11日晚离世,享年95岁。目前登记在册的在世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仅剩42位。   郑锦阳肖像(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供图)   在南京大屠杀期间,郑锦阳的曾祖母、姑父、两个表弟以及姨舅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