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天下 >> 国内聚焦  >> 正文

这片试验田里,走出15名博士、36名硕士!

www.taihainet.com 来源: 人民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我博士毕业于张池村!”6年硕博,他累计在湖北荆门张池村种了2年田,并把在田间地头的研究成果,写进了博士论文。

5月28日,华中农业大学土壤学专业博士生张顺涛通过博士论文答辩,即将进入博士后研究。他是沙洋县曾集镇张池村沙洋油菜科技小院(以下简称“科技小院”)走出的第15名博士生。

科技小院走出51名研究生

除张顺涛博士毕业外,今年,从科技小院还走出了一名植物保护专业硕士生阮鹏诚,二人分别成为科技小院走出的第15名博士和第36名硕士。

科技小院脱胎于2005年的华中农业大学油菜测土配方施肥田间试验站,2011年成立沙洋油菜科技小院。12年来,科技小院先后走出51名研究生。

6月1日,张顺涛和师弟师妹挽起裤管在试验田栽完最后一手秧。他们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沙洋油菜科技小院所在地张池村当农民,因此他们自称毕业于张池村。

科技小院创建人、华中农业大学资环学院鲁剑巍教授介绍道:硕博阶段很多学生累计时间达到两年,既是学习的需要,也有一定情怀,大家愿意把更多时间放在农田里。

2017年7月,研一学生张顺涛第一次来到张池村,第一次下田就“蒙了”,他害怕田里的虫子,特意穿上了高筒雨靴,结果双脚深陷淤泥动弹不得,在几个同学的合力帮助下才脱身。

不止张顺涛,来到张池村的硕博生九成没有干过农活,初进农田笨拙的动作常常引来村民发笑。但短暂的不适应很快被学生们轻松化解。9块不同的试验田如同科技乐园,勾起“农业小白”的兴趣。翻田、旋田、分区、开沟、播油菜籽、灌水,等待油菜籽发芽,他们每天都在等待种子的变化。

2018年整整一年,张顺涛没有离开过科技小院,独自完成一季油菜和一季水稻的种植。11月22日,二十四节气中的小雪,张顺涛一人坚守在科技小院,白天围着油菜苗转悠,晚上在实验室忙到深夜。

研究生连赢两场 种田大户服气了

今年26岁的方娅婷来自贵州毕节,她担任了2年科技小院院长职务。

“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2019年7月她来到张池村时,导师鲁剑巍教授当面嘱托。

▲方娅婷在试验田

一开始,村里几名种田老把式望着几位研究生笨手笨脚干农活的样子,并不信任。方娅婷主动找到村里种田大户,希望能比试一下油菜的产量。

有20年种田经验的村民王雪梅接招,种了40亩责任田的她拿出了最好的地块参与比赛。2020年,王雪梅的油菜亩产355斤,方娅婷的试验田油菜亩产530斤;2022年,王雪梅的油菜亩产增至452斤,方娅婷的试验田油菜亩产也增至708斤。

方娅婷两战两胜,让王雪梅心服口服,主动找到方娅婷请教增产技术。“精准施肥、精准用水是我获胜的关键。”

今年60岁的种粮大户王方明几年前也输在学生手上。“不服不行,他们的产量在那摆着。”这位种了40年田的老把式也开始观摩小伙子、小丫头的种田方法,一改过去施肥打药的老套路。

比赛的胜利让科技小院成员有了信心。

“中国油菜看湖北,湖北油菜看沙洋,沙洋油菜看张池。”沙洋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周洪华表示,沙洋已举办了三届省级油菜花节,尤其是今年的油菜花节,接待游客3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5亿元。沙洋油菜种植的源头技术都来自科技小院,科技小院给沙洋县输送的毕业生已成长为农业战线的骨干。

在农田里找到论文方向

张顺涛在张池村种田期间,找到田间油稻连作更加固碳的原因,并把这一成果写进了博士论文。他的下一站是去中国农业大学继续读博后,跟随张福锁院士,研究如何让滇池边的村民实现农业增收。

方娅婷则将“油菜养地”作为自己的科研方向。当地农民早年也发现种一季油菜后,水稻产量会更高,但疑问没有解开。方娅婷在实验中发现,“油菜养地”的实质是油菜根茎以肥料进入土壤,种油菜本是消耗养分的,但是消耗的养分又用另一种形式还回去了,油菜被称为“友好植物”。她将“油菜养地”新因素的发现写进博士论文,获得导师鲁剑巍教授的肯定——“完全体现了科技小院的价值理念”。

有人从农田里找到科研,有人从农田里直接找到工作。廖世鹏是科技小院走出的35名硕士研究生之一,因为种田出彩,仅凭硕士学历,廖世鹏获得了华中农业大学聘书,成为该校资环学院科研助理。

 “在生产中找问题,在问题中找科研,而不是从论文中找科研。”李小坤是从科技小院走出的第一个博士生,已成长为华中农业大学博导的他认为科研小院对学生的影响巨大。在他看来,当年科技小院不仅帮助自己找到农业生产一线的问题,也了解到农民的迫切需求,给自己的科研指明了方向。【来源:人民网

相关新闻
企业渴求博士人才,博士门槛岗位薪资涨幅最高

台海网3月30日讯 2023年第一季度,智联招聘发布《中国企业招聘薪酬报告》,展示国内38个核心城市1企业的招聘薪酬水平。报告除展示一季度薪酬水平外,还分析了重点城市、重点行业、重点职业和不同学历的招聘薪酬变化,为企业、求职者了解市场情况提供参考。 从薪酬同比增速来看,旅游服务岗位薪资加快增长。随着疫情对消费场景的限制消除,以及春节前后居民出行上升,...

论文涉嫌严重抄袭,民进党一“立委”博士学位被撤销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继桃园市长郑文灿后,民进党“立委”蔡适应台北大学博士论文涉嫌严重抄袭,经台北大学审查后撤销其学位。 据台湾《中国时报》4日报道,蔡适应就此发表声明称,他耗时近10年完成博士论文,当中做了包括田野调查等实证研究,且单一文献雷同比对仅有2%,具备原创性。或许当时正值选战激烈时刻,报告有不翔实或是简略的部分,让一些外部审查委员因为...

“绿色学位工厂”再爆雷 “假博士”蔡英文如何应对?

继民进党前新竹市长林智坚之后,民进党桃园市长郑文灿在台湾大学“国发所”写下的硕士论文也被校方判定抄袭,撤销硕士学位;这又是民进党情治要员陈明通指导的学生。蔡英文在郑文灿出事后已不敢再公开站出来替他“捍卫清白”,因为后面还有大批未爆弹。 郑文灿 图源台媒 民进党两任领导人,陈水扁是败在贪污,没料到蔡英文后期是败在失政与绿营要角大量被论文门击落、...

又一个!绿营“立委”因论文抄袭被撤销博士学位,曾被曝抄百度百科

【环球网报道】据台湾中时新闻网12月3日报道,民进党“立委”蔡适应在竞选基隆市长期间,被指控其台北大学博士论文涉嫌抄袭,台北大学2日将审查结果寄给当事人。蔡适应服务处今天(3日)下午发声明称,蔡适应虽尚未接获通知书,但已知悉被撤销博士学位,蔡适应对师长与母校造成的困扰深表歉意,也尊重审议结果。 蔡适应资料图。(图片来源:《联合报》) 报道称,蔡适...

湖南省教育厅通报邵阳学院引进博士一事 学院党委书记被免职

关于邵阳学院引进博士有关情况的通报   近期,邵阳学院引进博士一事引发社会关注。对此,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省教育厅立即成立调查组进驻学院进行调查。   经查,邵阳学院没有结合学院发展实际科学制订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在博士人才引进等方面存在不当做法。学院党委在此过程中论证不充分、决策不科学、工作不严谨,党委书记彭希林同志负有主要领导责任。省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