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天下 >> 国内聚焦  >> 正文

这位八旬院士,为何当众落泪?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央视新闻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在最新一期《开讲啦》节目中,86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航空动力专家刘大响回忆起中国航空发动机之父吴大观临终前的嘱咐时,当场落泪。

从歼-20、直-20、运-20到大飞机C919,一架架用途各异的飞机背后都有着一颗共同的“心脏”——航空发动机。中国飞机“心脏”如何诞生?航空动力幕后又有怎样的风雨?

1分钟打进1吨冰雹

飞机发动机仍能正常运作才合格

刘大响是主持建造航空发动机高空模拟试车台的主要人物之一,让中国实现从0到1的突破 。

一架飞机的诞生需要经历哪些“考验”?节目现场,刘大响介绍,研发飞机的要求极为严苛,在航空发动机高空模拟试车台上,要对发动机做冰雹试验,一分钟要往发动机内打进一吨冰雹,模拟百年不遇的极端天气,发动机在这种情况下还能正常运作,才算合格。

刘大响说,发动机在空中“停车”也有规定。发动机在10000小时的连续工作中,只允许空中停车0.02次,几乎不让停。“光发动机零部件的测试就需要做20万至30万小时,甚至连每一个螺钉、螺帽都需要拿出来做试验。”

为解决飞机发动机问题

老一代总师立下军令状

建造航空发动机难在哪儿?刘大响在节目中揭秘,高压压气机的级数很多,需要计算、协调、试验;而耐高温、高强度的材料和加工制造上最难的是涡轮,这部分温度太高,远超材料的熔点。

刘大响27岁时就在与这个温度作“斗争”。当时,他奉命带队到空军某师“蹲点”,提供技术支持并进行调研。在那里,刘大响接触到了自己工作生涯中的第一款战机——歼-7。

然而,歼-7在不开加力时存在推力不足、续航时间短的情况。为了治好这个毛病,老一代的大总师甚至拿着自己的脑袋立下了军令状。

经过两年多的不懈努力,最终,刘大响和同事通过改进涡轮叶片破解了难题。我国由此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自主研制气冷空心涡轮叶片发动机的国家。

“发动机上任何一个部件出了问题都要出事,要走自己的道路,要严肃认真,不能马虎。”

“不搞出高空台

就死在松花岭,埋在观雾山”

1970年,刘大响与单位的技术骨干被送往川西北山区松花岭。此行,他们肩负着建造我国的航空发动机高空模拟试车台 的艰巨使命。

当年,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中,只有中国没有自己的高空台。1980年,国产组装发动机到英国进行考核试验,当时,刘大响接到的任务是既要完成试验,也要学习英国的高空台是怎么搞的。

回国时,刘大响一行人共收集整理出100多万字的资料,它们也成为中国建造自己的高空台时重要的参考依据。“当时大家每天都要去带个小本,有什么想法就记下来,晚上回来互相对笔记。”

正当刘大响等人准备大干一场时,高空台二期工程被列为“缓建项目”。经费锐减,工程陷于停顿,不少科技骨干流失……身为核心成员的刘大响召开动员大会,率先表态:“如果不搞出高空台,就永远不离开山沟,死在松花岭,埋在观雾山!”

刘大响说高空台是国家需要,为了国家强盛,任何人来都要做个人牺牲。1995年,刘大响主持完成了高空台总体联合调试,交付国家验收。我国成为继美、俄、英、法之后,世界上第五个拥有大型连续气源高空台的国家。

忆起航空发动机之父临终前的嘱咐

他泪洒现场

中国航空发动机之父吴大观 ,是对刘大响影响最深的老一辈科学家之一。忆起当年点滴及吴老临终前的嘱托,刘大响在节目现场不禁落泪。

“吴老临终前几天,当我再次去医院探望时,他握住我的手嘱咐了我‘四个要’:一定要按科学规律办事、一定要加强发动机预先研究、一定要敢于讲真话、一定要把我国航空发动机搞上去! ”

面对普通人乘飞机去太空旅行、当天往返纽约、大飞机用上清洁能源等三个“未来科技”,刘大响最期待的是,造出3至4小时从中国飞到美国的高超声速民航飞机。

“因为它将让我们真正实现‘天涯若比邻’的梦想。不论是哪一个计划,都需要有航空动力工程师的不懈奋斗。”

择一事,以命前往

终一生,不负信仰

致敬!

来源: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综合《开讲啦》

相关新闻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中国经济下半场需要数字经济新动能

中新网重庆11月5日电 (记者 钟旖 周毅)“现在,中国经济的下半场需要数字经济的新动能。”5日,在重庆邮电大学举行的“重庆市大数据智能化实验场所、人才高地、科技高地”建设高峰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通过视频如是说。   邬贺铨认为,中国是在没有走完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条件下迎来了信息化,现在处于最好的历史机遇期。中国经济的上半场是从197...

信息技术产业如何助力乡村振兴 院士专家来支招

信息技术产业如何助力乡村振兴 省科协年会开幕式暨主旨报告会上院士专家来支招 推进乡村振兴,如何加强小镇的规划、设计和管理?信息技术产业如何助力乡村振兴?如何打造我国自主可控的科技产业体系?25日上午,在第二十二届省科协年会开幕式暨主旨报告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剑平...

我们应该如何爱国?这位院士的回答发人深省

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 神舟飞船首任总设计师戚发轫 在接受采访时 用自己的经历告诉年轻人 “我们为什么要爱国”“我们应该如何爱国” “经历过落后挨打的时期 爱国、奉献都是自发的” 1933年 戚发轫出生于日据时期的辽宁大连 回忆起童年 他说自己是在奴役下度过的 “我甚至不知道自...

中国工程院院士、陆军工程大学教授钱七虎:为国铸盾一甲子

刚参加完某项目鉴定会,中国工程院院士、陆军工程大学教授钱七虎拎着行李箱,又踏上出差的旅程。 很难想象,这是一位85岁老人的生活。在许多人早已退休的年纪,钱七虎院士还像“空中飞人”一般奔波。一天24小时,他没给自己留太多空闲:白天开会、钻研项目,晚上给学生批改论文……这样的生活,他并不觉得累,而是感觉“活得很充实,很有成就感,也有幸福感”。 “一...

厦门市领导会见中国工程院院士

台海网1月4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 昨日,市委书记崔永辉会见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王琦一行。崔永辉说,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和特区建设40周年的新起点上,厦门市正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贺信重要精神,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勇立潮头、勇毅前行,更高水平建设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城市,努力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厦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