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天下 >> 国内  >> 正文

习近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党建网微平台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粽叶飘香传万里,端午佳节又来临。端午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凝结着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深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厚的内涵和底蕴,也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与发展。在端午佳节来临之际,党建网微平台整理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部分重要论述,与您一起学习领会。

  2019年8月19日,习近平在敦煌研究院察看珍藏文物和学术成果展示,了解文物保护和研究、弘扬优秀历史文化情况。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如果“以洋为尊”、“以洋为美”、“唯洋是从”,把作品在国外获奖作为最高追求,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东施效颦,热衷于“去思想化”、“去价值化”、“去历史化”、“去中国化”、“去主流化”那一套,绝对是没有前途的!事实上,外国人也跑到我们这里寻找素材、寻找灵感,好莱坞拍摄的《功夫熊猫》、《花木兰》等影片不就是取材于我们的文化资源吗?

  ——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艺的根基,也是文艺创新的宝藏。中国文化历来推崇“收百世之阙文,采千载之遗韵”。要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把艺术创造力和中华文化价值融合起来,把中华美学精神和当代审美追求结合起来,激活中华文化生命力。故步自封、陈陈相因谈不上传承,割断血脉、凭空虚造不能算创新。要把握传承和创新的关系,学古不泥古、破法不悖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文艺创新的重要源泉。

  ——2021年12月14日,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

  ——2022年5月27日,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相关新闻
天天学习|中南海月刊(2022.05)

天天学习 孟夏之日,万物并秀。 在庆祝中国共青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深情寄望青年、向全球贸易投资促进峰会和金砖国家外长会晤开幕式视频致辞力倡合作和安全、会见全国公安系统英雄模范立功集体表彰大会代表……五月,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活动内外兼济、内容丰富。 谈青年,话开放,...

钱江潮涌逐浪高——沿着总书记的足迹之浙江篇

新华社杭州6月2日电 题:钱江潮涌逐浪高——沿着总书记的足迹之浙江篇   新华社记者   钱江潮涌,奔腾入海;之江大地,欣欣向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来到浙江。“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努力成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

第1视点丨总书记挂念的“关键小事”——孩子们的午饭

少年强则国强。   让每一名少年儿童茁壮成长,是总书记心头的牵挂,也是全党全社会共同的心愿。   ↑2019年4月15日,习近平在重庆考察调研。这是习近平在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小学学生食堂了解陪餐情况。   ↑2020年4月20日至23日,习近平在陕西考察。这是4月21日,习近平...

老乡的生活“更上两层楼了” !这本扶贫手册,总书记看得仔细

2016年4月24日,习近平来到大别山深处的大湾村考察脱贫工作,看望老区人民。得知汪能保、张帮若夫妇两人有慢性疾病,常年吃药,习近平关切地询问了花费情况…… 6年时间,摘“穷帽”,换新颜。“不仅是小康了,现在奔着‘大康’走了” “生活更上两层楼了”!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