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天下 >> 国内  >> 正文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伟大变革 | 航天强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www.taihainet.com 来源: 人民日报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要继续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加大自主创新工作力度,统筹谋划,再接再厉,推动中国航天空间科学、空间技术、空间应用创新发展,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为增进人类福祉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今年5月1日,一组“‘嫦娥’‘天问’向大家致以‘五一’节日问候”的海报让人再次领略到中国航天的壮美航迹:

  天问一号“巡天问火”:离家2.4亿公里,火星表面工作342个火星日,“祝融号”累计行驶1921米;

  嫦娥四号“牧星耕月”:离家38万公里,月球表面工作42个月昼,“玉兔二号”累计行驶1181米;

  嫦娥五号“旅通广寒”:地月往返23天,取回样品1731克,在轨运行523天。

  飞天逐梦,揽月摘星。中国航天在太空书写下一个个“中国式浪漫”:“神舟”问天、“嫦娥”揽月、“北斗”指路、“祝融”探火、“羲和”逐日、“天和”遨游星辰、“悟空”“慧眼”探索宇宙奥秘……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航天事业不断刷新纪录,航天科技水平实现跨越式发展, 一次次飞天逐梦,一次次将梦想变为现实。

  探索苍穹实现新突破,重大工程取得标志性成果。探月工程、高分专项、北斗导航等航天领域国家重大专项相继收官,不断刷新中国航天高度。随着嫦娥五号采样返回,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战略圆满完成。从初探月宫到详细勘察,从月面巡视到月背探秘,从遥感观测到采样返回,月球探测的每一个大胆设想、每一次成功实施,都生动诠释了梦想的力量。2021年4月29日,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发射入轨,标志着中国空间站建设进入全面实施阶段。2021年6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升空,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神舟十三号任务则创下了中国航天员连续在轨飞行时长新纪录。飞行4亿多公里,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一步实现“绕、着、巡”目标,标志着我国在行星探测领域跨入世界先进行列。高分专项实现遥感数据自主可控,北斗导航星耀全球……太空中的中国速度、中国奇迹让人印象深刻。

  航天应用展现新成就,航天技术创造美好生活。中国航天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勇攀科技高峰,为服务国家发展大局和增进人类福祉作出巨大贡献。中国航天驶入空间应用发展的快车道,推动卫星通信、卫星导航和卫星遥感全面服务国计民生。我国在轨运行应用卫星数量超过500颗,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不论身处何方,“北斗”帮你导航;足不出户,“风云”为你预知天象;地处偏远,通信卫星助你联网无忧。据统计,我国通信卫星累计为国内偏远地区1.4亿户家庭提供直播卫星电视服务,高通量通信卫星实现万米高空百兆以上数据联网,民用遥感卫星2020年数据分发量超过1000万景。超过2000项航天技术成果实现移植深耕,助力智慧城市、智慧能源、智能机器人等智慧产业加速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开放合作展开新格局,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探索浩瀚宇宙是人类共同的梦想,和平利用太空是中国航天的一贯宗旨,国际交流与合作是航天探索的发展方向。”国家航天局局长张克俭表示,中国航天始终秉承和平利用、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理念,与51个国家、国际组织签订了151份空间合作文件,推动航天事业造福全人类。国家航天局搭建平台、链接世界,支持与世界各国航天机构、航天企业、科研部门等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风云气象卫星为全球115个国家和地区提供数据服务,嫦娥四号搭载荷兰、德国、瑞典、沙特4个国家载荷,为中外科学家提供探索空间、开展科学实验和技术验证的平台。中国未来还将携手相关国家、国际组织和国际合作伙伴共同开展国际月球科研站建设。

  今年1月28日,《2021中国的航天》白皮书发布,为中国航天描绘了新的蓝图。2022年将完成中国空间站的在轨建造。以天和核心舱为控制中心,问天、梦天实验舱为主要实验平台,常年有人照料的空间站全面建成。

  未来5—10年,中国深空探测将继续推进月球探测工程,“嫦娥六号”“嫦娥七号”“嫦娥八号”任务都已规划,还将继续实施行星探测工程,开展小行星探测取样、火星采样返回、木星系探测等重大工程任务和关键技术攻关。

  太空探索永无止境,逐梦之路永不停歇。奋力迈向新目标,中国航天开启全面建设航天强国新征程,必将实现更加恢弘壮丽的航天梦。(记者 冯 华

  (来源:人民日报) 

相关新闻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伟大变革|让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传下去

“制作笔头基本步骤中的‘烫毛’为黄狼尾材质独有工序,也是鲁笔制作技艺独到之处。”在山东枣庄市峄城区阴平镇鲁笔博物馆毛笔制作车间内,文化传承志愿者刘奇熟练地向游客介绍。峄城区深入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立鲁笔非遗传承基地,让游客体验、认知非遗文化,推进非遗文化与全域旅游融合,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日益融入时代、走进生活,不...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伟大变革丨辛付村“幸福村”!

“200斤没问题!下午就发货。”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临夏县土桥镇辛付村的一座温室大棚里,32岁的李珊珊“挤”在架豆丰收的一片绿意中,冲妻子付荷花大声重复着刚刚电话里接到的订单。大棚门口,一袋袋新鲜采摘出来的架豆,被码得整整齐齐,准备运往周边的农贸市场。   李珊珊...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伟大变革】向海图强 向海而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海域面积十分辽阔。一定要向海洋进军,加快建设海洋强国。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全局,坚持陆海统筹,扎实推进海洋强国建设,海洋科研水平稳步提升,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伟大变革】我国残疾人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广大残疾人安居乐业、衣食无忧,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重要体现,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残疾人事业,保障残疾人基本民生、改善残疾人生活品质、促进残疾人全面发...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老区新貌丨老区不老,青春正好

地处皖西大别山腹地的金寨县,被誉为“红军的摇篮、将军的故乡”,是家喻户晓的革命老区。记者日前采访发现,这处红色故土越来越“年轻”,正在振兴之路上焕发朝气。   步入金寨县红军广场,拾级而上可看到高耸挺拔的革命烈士纪念塔,塔身“燎原星火”四个大字苍劲有力,山脚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