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天下 >> 国内  >> 正文

现代农业装上“数字引擎”(深度观察·数字化为乡村带来什么①)(3)

www.taihainet.com 来源: 人民日报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一根线”带来经营方式之变

  从提篮叫卖到网销全国,直播成了新农活,山货接通数字供应链

  【乡村故事】

  “新鲜羊肚菌成熟了,木耳也将迎来采摘季,赶快下单预订吧……”一大早,陕西省柞水县金米村农民程洋走进食用菌大棚,对着手机屏幕热情地吆喝起来。大棚内外,一筐筐食用菌传递,乡亲们加紧采摘、打包、发货。

  “木耳触网卖全国,产业规模越来越大。”程洋种了3万多袋吊袋木耳,一年两季,一季五六茬,供不应求。秦岭深处的金米村,靠着一根网线,把小木耳做成了大产业。“去年全村销售木耳38万斤,总收入1200万元。”金米村党支部书记李正森说。

  实际上,热销的木耳曾一度被“困”在大山里。程洋说,早年间,乡亲们卖木耳,或是步行几公里到路边提篮叫卖,或是到镇上集市摆摊销售,“挣不了几个钱”。脱贫攻坚期间,电商新风吹进了金米村,木耳开始“触网”。

  “电商销售也并非一帆风顺,乡村物流短板是首先遇到的瓶颈。”程洋打开话匣子,“最开始,收到网上订单后,发货得从山沟里一趟趟开车送到快递站,最近的也有两三公里路程,发货价格高还不及时,经常被客户给差评。”

  “订单越来越多,储存、运转必须高效,可不能让金米村困在‘最初一公里’。”李正森说,近年来,县里健全乡村电商服务站点,加强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加快京东云仓等配套项目落地,发展壮大电商产业链,助力木耳等更多山货出山。

  走进2300平方米的柞水京东云仓,数字化系统连接店、仓、运、配等各个环节。程洋把木耳等山货储存在云仓里,网店与云仓系统即时互联,只要有人下订单,云仓直接分装、打包、揽收,实时上传物流信息。

  程洋细算成本账:以前每单要付15—20元的快递费,现在降到几块钱一单;三五千斤木耳放进云仓,系统自动打包发货,可节省一大笔人力来回搬运的成本。“物流成本节约一半多,净利润提高了九成,新鲜美味第一时间送到消费者餐桌。”程洋打开手机照片展示,以前羊肚菌只能销售干货,现在物流提速,鲜货出售,多赚了一倍多。

  一根网线连城乡,不仅货畅其流,也深刻影响农民经营方式的改变。“跑动的大数据,还能预测销量,提醒提前备货。”柞水县电商协会副会长陈群说,仓储代发货,发货时间以秒来计算,及时率高达99%以上。

  尝到甜头的村民们,开始琢磨如何用电商带动产业增效,直播成了他们的新农活。

  程洋是金米村最早一拨农民主播。“刚上播的时候,手一抖把桌上的一盒木耳撒了一地,闹出了笑话。”后来程洋报名参加了电商培训班,从设计开场白、剪辑短视频,到产品分级分拣,边学边干,网店粉丝量一路上涨。

  “高质量才能赢得大流量,咱柞水木耳的金字招牌,也得精心耕耘。”李正森说,村里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乡亲们“抱团”一起向前奔,小木耳变成了现代化的菌包棒,住进了智能化大棚。大棚旁建起柞水木耳大数据中心,推动生产、包装、分拣等环节数字化升级,产业链增值。木耳粉、木耳茶、木耳锅巴……深加工产品品牌化经营,带动木耳涨身价。

  一根网线带来的影响还在深化。柞水县经济贸易局局长李政为说,随着柞水木耳销售半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乡亲触网销售农产品。目前,县里的网店等经营主体达420余户,打造了“秦岭天下”“柞水有好物”等多个特色电商品牌。

  李政为说,电商作为新业态,下一步还要着力构建完善生态链,让更多深藏大山的特色农产品销往全国。县里将继续提供直播培训、直播场地以及仓储和物流支持,让农业因电商强起来、农村因电商活起来、农民因电商富起来。

  经营网络化助力电商新业态蓬勃兴起。产销对接、电商促销、“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各地用好互联网,完善提升产业链,促进农产品网络销售、优质优价。2021年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达2.0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1.3%,其中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4221亿元。(来源:人民日报)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相关新闻
数字化加速发展推升美科技公司业绩

由于受疫情下数字化加速发展等因素影响,美国科技公司字母表和微软26日公布的业绩依旧强劲。   当地时间26日,谷歌母公司字母表公布了第一季度财报,其中营收和每股收益均低于华尔街分析师此前的预期。但云业务在本季度表现突出并超出预期。   财报显示,字母表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23%至680.1亿美元,较上年同期34%的增长率有所放缓,市场预期为681.1亿美元。有报...

全国典型!福建6个项目入选

台海网4月26日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 日前,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公布了“2021年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典型案例”,福建有6个案例入围。 此次公布的111个典型案例中,地方政府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案例15个、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案例47个、应用场景解决方案案例49个。福建有4个项目入围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案例,分别是:九牧集团福建良瓷科技有限公司“基于5G+工...

周宁:育好“金种子”蹚出致富路

台海网4月14日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 “种薯不要与肥料挨在一起播种,特别是像这种速效复合肥,溶解后很容易影响根系发育和植株生长……”清明过后,在周宁县浦源镇溪坪村东红农业专业合作社种植基地,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副研究员罗文彬一直忙着指导农户。 加快发展高质量现代农业,种子质量至关重要。作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周宁具有独特的地方性小气候,空...

服务7亿人 个人客户金融资产超15万亿元 建设银行启用企业微信加速数字化战略转型

    2022年3月29日,建设银行公布2021年全年经营业绩。财报显示,2021年末,建设银行资产总额达30.25万亿元,较上年增长7.54%;净利润达3039.28亿元,较上年增长11.09%。突破更为显著的是建设银行的个人银行业务,截至2021年末,个人客户金融资产超15万亿元,较上年新增1.4万亿元,在六大行中位居前列。     建设银行当前个人全量客户7.26亿人。财报显示,个...

一年之计在于春丨看!农田里的科技范儿

农时不等人。眼下,广大农民、农技专家、基层干部等正在田间忙碌,为保障粮食丰收辛勤耕耘。   农田里藏着哪些高科技?如何依靠科技促进增产增收?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农田里的科技范儿。   北斗助力智慧农机成种田好帮手   伴随旋翼的嗡鸣声,10架植保无人机低空掠过,雾化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