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天下 >> 国内  >> 正文

总书记和人民心贴心 | “总书记为我们找准了发展的定位”

www.taihainet.com 来源: 新华社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9月16日在河南省信阳市新县田铺乡田铺大塆考察调研时,来到了“老家寒舍”民宿店店主韩光莹家。近日,新华社记者回访了韩光莹。

【情景回放】

习近平总书记沿着村间小路,走进田铺大塆一家家创客小店,了解乡村旅游、乡村振兴。在“老家寒舍”民宿店,总书记仔细察看服务设施,同店主韩光莹一家围坐一起,亲切交谈。

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韩光莹告诉总书记,他是红军后代、革命烈士家属,近年来靠乡村旅游实现了增收,还带动乡亲们发展民宿走上致富路。习近平总书记听了十分高兴。

“发展乡村旅游不要搞大拆大建,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把传统村落改造好、保护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依托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和绿色生态资源发展乡村旅游,搞活了农村经济,是振兴乡村的好做法。”

【韩光莹心声】

时隔近3年,每当想起那天的情景和总书记的话,我内心就充满激动和温暖。

过去,我们村的乡村旅游处在“原生”状态,没有科学统一规划。这几年,政府在帮助我们发展旅游业和进行村容村貌改造时,落实总书记的要求,特别注重保护村子原貌。房屋很少推倒重建,基本是修旧如旧;道路则用青石板铺设,还原古朴的味道。风貌保存好了,乡愁也留住了,这样的乡村谁能不爱?

乡亲们心里感激,是总书记为我们找准了发展的定位,指引我们走上了美丽乡村之路。

因为山美水美,许多摄影师也走进了田铺大塆。从迎春花开,到桃花开、樱花开……照片就是名片,口碑就是“广告”,我们村子名气越来越大。

这两年,我们的红色文化旅游发展得红红火火。到田铺大塆旅行和接受红色教育的游客越来越多。只要有时间,我都会免费开放“老家寒舍”供大家参观,有时还会向游客讲述一代代流传下来的红色故事。

我想,只要路子走对了,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村子像田铺大塆一样红火。

文字记者:翟濯

视频记者:姜亮、谢环驰

视觉:刘敏、张惠慧

视频编辑:杨牧、刘杨、李涛、唐兴

(来源:新华社)

相关新闻
山东日照:春茶开采【图】

4月21日,在日照市东港区日照街道茶叶基地,茶农在采摘春茶。   近日,山东日照进入春茶采摘季。目前,日照市茶园总面积29.9万亩,茶产业已成为当地乡村振兴、富民增收的特色产业。   新华社记者 郭绪雷 摄   4月21日,在日照市东港区日照街道茶叶基地,茶农在采摘春茶。  ...

省领导赴莆田开展乡村振兴专题调研

台海网4月24日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 20日至21日,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王永礼深入挂钩联系的乡村振兴重点县——仙游县,开展乡村振兴专题调研。 王永礼深入龙华镇金溪村,先后察看了同心小区、综治+治理中心、福农驿站、金溪茶业有机茶园基地,和村民、基层干部、企业负责人等亲切交谈,详细了解当地产业发展、乡村建设、民生服务以及群众生产生活等情况。 调研期间,...

“80后”福建新农人:花美果甜融两岸“农”情

中新社泉州4月23日电 题:“80后”福建新农人:花美果甜融两岸“农”情   鲜艳欲滴的甜木奶果、细长可爱的手指柠檬、清新淡雅的台湾香水莲……走进“80后”新农人周一平位于福建泉州的特色农业基地,阵阵花果香气袭来。周一平蹲在一棵果树边修修剪剪,忙得不亦乐乎。   大陆乡村振兴方兴未艾,越来越多台湾青年乐于深耕农村,与大陆新农人交流碰撞,共同推动两岸...

多彩产业铺就秦巴山区群众致富路【组图】

4月22日,在商洛市商州区大荆镇一家食品生产企业车间内,工人在查看绣球菌长势。   近年来,地处秦巴山区的陕南汉中、安康、商洛三市积极发展生态农业、食品加工、社区工厂、旅游观光等绿色产业,推动乡村发展振兴,促进群众增收致富。   新华社记者 邵瑞 摄   4月22日,工人...

永安南山村:转地流“金”

台海网4月21日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 近日,走进永安市槐南镇南山村,一片片长势喜人的烟叶绿意盎然。田地里,村民罗奕好与农技专家探讨烟叶收成后该如何种植下一茬玉米。 2018年,辗转深圳、泉州、浙江等地打工的罗奕好,在南山村党支部书记叶本兜的动员下,决定返乡创业。 叶本兜向村民表达了要将村里150多亩田地全部流转给罗奕好经营,让他牵头成立农民合作社,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