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天下 >> 国内  >> 正文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老区新貌丨探访海陆丰革命老区

www.taihainet.com 来源: 新华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晚春,粤东。

  海丰红宫红场旧址纪念馆,细雨沁润下的红墙愈发鲜艳,广场中央的彭湃烈士铜像依然挺拔。

  1927年11月,海陆丰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创建全国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权。这颗在海陆丰人民世代生长的土地上,用鲜血和生命种下的红色种子,历经百年风雨,而今枝繁叶茂、繁花似锦。

  播种

  走进红宫红场旧址纪念馆,海丰农会会旗、海丰总工会印戳、彭湃题词等珍贵文物,《胜利会师》《浴血奋战》《气壮山河》等大型群雕,海陆丰革命烈士纪念墙……将近百年前的革命历史诉说,让人忘记了时间的流转。

  大革命失败后,在全国白色恐怖的危难时刻,中共海陆丰地委毅然带领海陆丰人民举行了第一次武装起义,占领两县县城,夺取国民党反动派的政权,成立了两县临时人民政府,颁布革命纲领。但这次起义引起国民党反动派极大仇视,十天左右,海陆丰县城相继陷入敌手。

  “革命从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拥有大无畏的斗争精神。”红宫红场旧址纪念馆馆长陈火金说。南昌城头的枪声,随后召开的八七会议,让海陆丰的党组织和群众认清了全国形势,明确了革命方向,找到了斗争出路。

  1927年9月,第二次武装起义爆发,起义部队先后占领陆丰、海丰两县城,分别成立了工农临时革命政府。在占据巨大优势的敌人反扑下,他们主动放弃县城,转入农村坚持斗争。

  一个多月后,海陆丰举行第三次武装起义。“这是党依靠群众,领导工农武装的伟大胜利!”陈火金说,起义成功后,陆丰县和海丰县先后召开全县工农兵代表大会,分别成立了陆丰县和海丰县苏维埃政府。

  海丰工农兵代表大会在海丰县的孔庙学宫召开,彭湃在大会上作了政治报告,会议通过了“没收土地案”等八项决议案。“会场四周和街道墙壁都刷成了红色,会场内用红布覆盖墙壁,红宫也因此而得名。”陈火金说。

  陆丰县和海丰县苏维埃政府统称为海陆丰苏维埃,标志着中国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权诞生,同时,种下了一颗贫苦群众紧跟共产党求解放、谋幸福的红色种子。

  耕耘

  “如果说,海陆丰农民运动、武装斗争和苏维埃政权是孕育在此的革命种子,那么耕耘这片红色土地的,就是千千万万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汕尾市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莫春云说。

  海丰县海城镇莲花山脚下,一片片茶树郁郁葱葱、长势喜人。

  “做大做强富民兴村产业,充分激发老区资源要素活力,才能带领群众奔小康。”海城镇党委副书记、莲花村第一书记罗常彬作了一个形象的比喻,他们是在红色土地上立起“绿色招牌”。

  近年来,莲花村党支部带领村民种植茶田5100亩,成立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10个、建成茶坊41家,组建村集体企业莲茶生态科技有限公司,莲花山茶获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切实做强茶产业。

  “目前,莲花片区茶叶年产量70万斤,产值超亿元。”罗常彬说。

  在陆丰市省级现代农业甘薯产业园,作为牵头实施主体,陆丰植物龙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不断创新农企联结方式,带领产业园其他企业助力乡村振兴事业。

  “通过订单联结方式带动农户124户,土地联营入股方式带动农户52户,股份合作分红农户50户,联农带农达到10万余人次,带动农户达到3000余户。”陆丰植物龙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说。

  100年前,“农民运动大王”彭湃领导成立了“六人农会”。100年后,传承红色革命传统的海陆丰老区人民冲锋在集体致富的路上。

  果实

  位于陆河县河口镇北溪河中游的北中村,是广东省第一批“红色村”,建设了红色欢乐谷,打造红色生态景区,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村”,每周游客量达2000多人次。

  近年来,汕尾市全力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建设,发展红色旅游,打造美丽景观,让老区红色资源“活”起来,高标准高质量发展红色旅游。

  走出红宫红场旧址,海丰县鳞次栉比的民居里,飘来烟火饭菜的味道。汕尾市对红宫红场进行升级改造,获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并打造了长达3.7公里的“红色文化街”。“党和政府带领老区群众克服种种困难,群策群力,迈上了幸福生活的康庄大道。”陈火金说。

  陆丰市深度开发红色旅游资源,把红色旅游景观、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有机整合,打造以“红色堡垒,黄金海岸”为主题形象的现代化滨海全域旅游示范区,带动更多的革命老区乡村走上振兴发展的高质量绿色发展道路。2021年“七一”期间,到该市红色教育基地金厢镇开展建党100周年系列活动的党政团体就达600多个。

  春芽何惧狂风骤,破土成荫嘉木秀。

  这片红色沃土上,“敢为人先、依靠群众、敢于斗争、无私奉献”的海陆丰革命精神,成为汕尾努力探索具有革命老区特色创新发展道路的不竭动力。2020年、2021年,全市GDP增速连续两年位居广东省第一、多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居全省前列。(记者 于晓泉、刘一诺、孙飞

(来源:新华网)

相关新闻
福建尤溪 一场美丽的蜕变

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近年来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打造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尤溪样板。位于尤溪县梅仙镇的半山村,曾经是“贫困村”“垃圾村”。近年来,在全域旅游建设浪潮的带动下,半山村大力整治人居环境,不仅甩掉了“垃圾村”的帽子,更让村民吃上了“生态饭”“旅游饭”。半山村的蜕变只是革命老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振兴革命老区就是为了让老区人民...

福建三明乡村新故事:生态致富 产业惠农

“我们实现了不砍柴也能致富,空气也能卖钱。”福建省三明市将乐县高唐镇常口村党委书记张林顺对中新网记者说。   30年前,这个小山村被称为“三无村”,没有一条宽敞的水泥路,没有几幢新楼房,没有几盏能亮的路灯。如今,常口村已是“旧貌换新颜”,村居错落有致,村容整洁有序,宽阔的河面上皮划艇快速穿梭,与青山绿水相得益彰,勾勒出一幅美丽山水画的“新画卷...

福建屏南:做好“水”文章 让美丽乡村碧水长流

福建宁德市屏南县是革命老区县,福建26个重点苏区县之一,叶飞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这里战斗过,被誉为“红旗不倒县”。自当地开展“河长制”工作以来,群众身边的河流悄然发生变化:污染的河清澈起来,断流的河欢奔起来,一幅河畅、水清、岸绿的美好画卷呈现眼前。   河流成为风景...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伟大变革 | 民族团结之花常开长盛

今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坚持...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老区新貌丨吕梁山乡蝶变记

“吕梁山上鱼米乡,芦苇悠悠粽飘香。”这是山西省吕梁市临县安业乡前青塘村的生动写照。   走进这个黄土高原上的村庄,空气中散发着粽子的清香,耳边传来煮粽子的“咕嘟”声。围坐在一起包着粽子的村民们,靠着一个个小小的粽子,脱了贫致了富。   前青塘村的村民们正在粽子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