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天下 >> 国内  >> 正文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伟大变革】水润华夏 国家水安全保障能力全面提升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央视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3月22日是第三十个世界水日。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洞察我国国情水情,他指出,水安全是涉及国家长治久安的大事,全党要大力增强水忧患意识、水危机意识,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重视解决好水安全问题。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上下统筹推进水灾害、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治理,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国家水安全保障能力。

  春日渐暖,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冰期运行正式结束,开始分阶段提高流量、流速,进入正常输水调度模式。

  作为国家水网骨干工程之一,截至目前,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累计调水突破514亿立方米,沿线1.4亿人受益,40多座大中型城市经济发展格局因调水得到优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国家水安全问题,他提出“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从南水北调东线江都水利枢纽到中线陶岔渠首枢纽工程,从长江三峡大坝到淮河王家坝闸,总书记多次考察国家水网重点水利工程。他强调,要加快构建国家水网,“十四五”时期以全面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为目标,以优化水资源配置体系、完善流域防洪减灾体系为重点,统筹存量和增量,加强互联互通,加快构建国家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

  构建国家水网,重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发挥着关键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开展了大规模水利基础设施建设。2014年,中央部署建设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2020年,再次部署后续150项重大水利工程建设。中央和地方持续加大投资力度,国家水网主骨架、大动脉正在形成。

  全面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水利发展迈上了一个新的大台阶,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问题。

  如今,我国防洪工程体系日益完善,水资源配置更加均衡。一批大型跨流域跨区域重点引调水工程建成,初步形成“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水资源配置总格局,全国水利工程供水能力超过8900亿立方米。

  如今,我国水生态、水环境持续向好。全国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88.9%,华北地下水水位止跌回升,长江流域实现85条重点河湖131个控制断面生态流量管控全覆盖,黄河流域干流和6条重要跨省支流15个控制断面生态流量全部达标。

  今天,中国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推动农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减排、城镇节水降损。2021年,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比2015年下降32.2%、43.8%。

  今天,中国农村集中供水率和自来水普及率分别达到89%和84%,农村供水保障水平稳步提升。

  今年,中央继续加大水利投资力度。各地重大水利工程建设捷报频传:陕西引汉济渭工程秦岭隧洞实现全线贯通;湖南涔天河灌区扩建工程即将为沿线75万亩农田送去春灌用水;贵州夹岩水利枢纽及黔西北供水工程主库区基本完成,开始下闸蓄水。

(来源:央视网)

相关新闻
习近平讲述的故事丨治淮安澜 人水共生

千里淮水,浩浩汤汤。淮河曾因水害频发,一度被百姓称为“坏河”。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作出《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淮河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条全面系统治理的大河。   淮河为什么被称为中国“最难治理的河流”?70多年来,淮河如何从大水泛滥变大河安澜?在“世界水日”来临之...

世界水日,走近“中华水塔”【图】

这是2021年5月25日拍摄的三江源国家公园黄河源园区内的鄂陵湖(无人机照片)。   三江源位于青藏高原腹地、青海省南部,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被誉为“中华水塔”。这里是我国淡水资源的重要补给地,每年向下游输送600多亿立方米的清洁水,且近年呈增多趋势。   青海...

世界水日:探访黄河“九渠之首”青铜峡【图】

青铜峡水利枢纽工程(3月22日摄,无人机照片)。   近日,北方春灌工作全面展开。地处宁夏平原的青铜峡市,九曲黄河穿境而过。青铜峡自秦汉开始,先后开掘秦渠、汉渠、唐徕渠等九大古灌渠,被誉为黄河宁夏“九渠之首”。   如今,在远程控制、智能化水位监测、流量监测、水量调...

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丨华北地下水“大漏斗”修复进行时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 华北地下水“大漏斗”修复进行时   新华社石家庄3月22日电 题:华北地下水“大漏斗”修复进行时   新华社记者李凤双、齐雷杰、赵鸿宇   3月22日是世界水日,今年主题是“珍惜地下水...

时政微视频丨水润神州 利在千秋

△时政微视频丨水润神州 利在千秋 “水是生存之本、文明之源。” 2022年3月22日是第三十届“世界水日”,3月22-28日是第三十五届“中国水周”。 民生为上,治水为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治水兴水作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长远大计来抓,“水生态”成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发力点。 从长江“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