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天下 >> 国内  >> 正文

万山磅礴看主峰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央视新闻客户端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2021年是历史长河中一个熠熠生辉的坐标。

“今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回顾2021年不平凡的历程,习近平总书记作出深刻论断。

站在2021回溯千年,我们庄严宣告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民亦劳止,汔可小康”的憧憬变为现实,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弘的史诗。

回首百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这一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使中华民族彻底摆脱“被开除球籍”的危险,百年的奋斗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

回望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走进新时代、踏上新征程,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这一年,中国人民意气风发地向历史作答、向世界宣告、向未来进发。

站在2021展望未来,中国人民正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坚定迈进,凝聚奋进力量用一个又一个胜利、一座又一座丰碑,满怀自信走上民族复兴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

从1949年毛泽东主席从西柏坡出发说道“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到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西柏坡郑重表示“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以赶考的初心,交出了一份又一份人民满意、世界瞩目、可以载入史册的答卷。

2021年,这份答卷格外振奋人心。

这一年,中国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这一年,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树起一座新的里程碑!“这是推动人类进步的伟大催化剂。”“没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就没有今天繁荣发展的中国。”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6月1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发布,这被外界认为是中国在共同富裕道路上派出的“探路先锋”。路透社援引专家观点指出,“共同富裕”已经接力“全面小康”,成为中国社会民生领域的政策关键词。

这一年,“十四五”实现良好开局,科学统筹推进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让中国经济在全球一枝独秀。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9.8%;前11个月进出口总值超35万亿元,同比增长22%,规模超过去年全年水平;前10个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133万人,提前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中国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保持全球领先地位,构建新发展格局迈出新步伐,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这一年,绿色作为中国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更加鲜明。从贵州到福建,从广西到西藏,习近平总书记到国内每一地考察,必看环保、必谈生态。“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实施好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提升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美丽中国就是要使祖国大好河山都健康,使中华民族世世代代都健康。”……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谆谆话语,传递绿色发展坚定理念。

今年6月,一群中国云南象的“组团旅行”牵动全世界目光。在昆明举办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习近平特地把这个故事讲给与会嘉宾听。这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一个缩影。

这一年,中国空间站核心舱安家太空,创新指数再攀新高。

“你们现在身体怎么样、生活怎么样?工作顺利吗?”

“感谢总书记关怀!我们身体状况很好,各项工作进展顺利。”

6月23日,一场相隔400公里的天地通话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举行。习近平亲切询问神舟十二号、也是首批进驻空间站天和核心舱的航天员工作与生活情况,并高度评价道:“建造空间站,是中国航天事业的重要里程碑,将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作出开拓性贡献。”

科技立则民族立,科技强则国家强。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中,中国从2012年的第34位跃升到2021年的第12位。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过多年努力,我国科技整体水平大幅提升,我们完全有基础、有底气、有信心、有能力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乘势而上,大展宏图”。

△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

这一年,千家万户为奥运喝彩,“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渐成现实。在东京奥运会,中国体育健儿共斩获88枚奖牌,打破4项世界纪录、创造21项奥运会纪录,用优异表现生动诠释“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这一奥林匹克新格言。

纯洁的冰雪,激情的约会,一起向未来! 在习近平“绿色、共享、开放、廉洁”办奥理念指引下,北京冬奥会筹备有条不紊,“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带动全民健康。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说,“我们对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充满信心”。

这一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持续演变,国内疫情多点散发,抗疫形势面临新的挑战。当世界许多国家放弃“清零”策略时,中国以“生命至上、人民至上”为首要考虑,坚持“动态清零”,毫不松懈开展疫情防控。

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多场会议,反复强调要慎终如始做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工作,并不断针对疫情变化特点,精准施策,统筹谋划。全国上下抓紧抓实抓细常态化疫情防控,打赢几场局地聚集性疫情歼灭战,以最小社会成本取得最大防控成效,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12月8日,中国首款抗新冠病毒特效药获批上市,这是中国抗击新冠疫情的重大成果。截至12月21日,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超27亿次。“鲜明的人民立场、强烈的担当精神、科学的思想方法”——中国卓有成效的疫情防控得到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点赞。

德国《青年世界报》称,在西方,疫情仍然是主导一切的议题,但2021年中国却在很大程度上恢复了正常生活。在中国,人的生命要比经济利益重要得多。世卫组织专家指出,“中国的方法是目前我们唯一知道的,被事实证明成功的方法”,呼吁世界各国向中国学习。

这一年,百年变局叠加世纪疫情,中国担当成为世界秩序的“稳定之锚”。

面对新冠病毒频繁变异的威胁,中国尽己所能支援各国抗疫。从努力全年对外提供20亿剂疫苗,到不久前宣布向非洲再提供10亿剂疫苗,习近平主席的承诺掷地有声。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对外提供新冠疫苗最多的国家,发展中国家迄今获得的疫苗大多数来自中国,实实在在为破解疫苗赤字、消除“疫苗鸿沟”做出贡献。“谢谢中国”成为海外社交平台的热词。

现场或以视频方式出席世界经济论坛、金砖峰会、上合峰会、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 习近平总书记呼吁“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为破解“世界之问”贡献“中国方案”。美国库恩基金会主席罗伯特·库恩认为,中国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和构建全球发展命运共同体理念,契合当今世界的迫切需要,将为全球发展注入“积极的正能量”。

△2021年11月10日,上海,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闭幕。

这一年,全面深化改革蹄疾步稳,对外开放大门越开越大。批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申请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承诺继续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依法给予内外资企业同等待遇……“中国扩大高水平开放的决心不会变,同世界分享发展机遇的决心不会变,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方向发展的决心不会变。”习近平总书记铿锵有力的宣示,为共建开放型经济注入强劲动力。

在2021年的新年贺词中,习近平总书记说道,“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这一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披荆斩棘、接续奋斗,神州大地一派只争朝夕、生机勃勃的景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变为现实。

百年征程,无数事实反复证明,中国共产党所具有的无比坚强的领导力,是风雨来袭时中国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

11月召开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新的里程碑。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强调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两个确立”是十八大以来最重要的政治成果,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

上一页 1 234下一页
相关新闻
人民至上 生命至上|中国承诺,一诺千金!

“诚信者,天下之结也。”诚信是结交天下的根本,言出必践向来是中国的优良传统。在国际舞台上,中国一言九鼎、一诺千金。过去一年,习近平主席在国际场合庄严做出或重申中国承诺、提出中国倡议、提供中国方案。聚焦解决当今世界最紧迫的问题,中国展现了大国担当、履行了大国责任、做出了大国贡献。(来源:人民网)

2021,被深深看见的你我

岁月流逝,记忆犹存。 趟过2021年的信息海洋,哪些在我们心上留痕? 这一年,起伏不定的疫情,让我们发现,拥有平静安稳的生活便已足够幸运。 我们看见,防疫民警寒夜里通宵值守打拳取暖;忙于核酸采样的护士任汗水浸透衣服;47岁医生因过度劳累倒在抗疫一线……那些“为众人抱薪者”,将心比心、以心换心。 疫情的迷雾尚未完全散去,我们心中的太阳却照常升起。 难忘...

从新年贺词看非凡中国

自2013年12月31日起 习主席已连续8年发表新年贺词 字里行间 涌现出的是 习主席8次新年贺词中 “人民”一共提到70多次 情系人民 点赞人民 监制:陈二厚 出品人:孙志平 制片人:樊华 张平锋 主编:杨咏 姜海莹 统筹:杨云燕 编导:徐宁 综合新华社报道 新华社音视频部出品

【创意手绘】2021这些熟悉的画面你还记得吗?

即将过去的2021年,总有一些人一些事,让我们恋恋不舍又念念不忘。是禾下乘凉梦,还是张桂梅手上布满膏药的双手,是航天发射时激动人心的时刻,还是危难时刻不顾一切挺身而出的英雄......总有一些瞬间,“戳中”你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2021,这些我们记得。   2022年一起向上...

2021,“加减乘除”点亮生活

高速铁路更加畅行、环境添彩增绿、科技创新“上天入海”、居民办事“零次跑”……回眸2021,看“加减乘除”如何落笔,点亮你我生活。   “加”速民生幸福   12月10日,赣深高铁正式开通运营,时速350公里,老区“牵手”特区,崎岖变成通途。   紧邻赣深高铁龙南东站的里仁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