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天下 >> 国内  >> 正文

“问这个问题是小看我了”,院士这段话刷屏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央视新闻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从没考虑过留在国外

问这个问题是小看我了”

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叶培建

接受采访时的一段话

让无数网友动容

大家纷纷表示

“这就是老院士刻在骨子里的家国情怀”

学成后毅然归国

“要为国家做点事情”

叶培建院士是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技术顾问、研究员。从“嫦娥”揽月到火星探测,他为中国航天做出巨大贡献。

△图片来源/我们的太空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之后第一批留学生,叶培建院士学成之后毅然归国。因父亲参加过抗美援朝,他从小便知国家强大有多重要。“我出生于一个军人家庭,父亲入朝参战,冰血交融,艰苦卓绝。中国人民取得了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但血的教训告诉我们,没有一个强大的国防,就不能有一个真正的国家独立。一个国家不强大不行,我得做一点事情。”

中国人何时能登上月球?

在访谈中,叶培建院士还解答了一个大家非常关心的问题:中国人什么时候能够登上月球?

“我个人认为,只要载人登月的技术攻关这么发展下去,只要国家下决心,在2030年之前,实现中国的载人登月是完全有可能的。 ”叶培建院士也给自己定了“小指标”,“我相信,我一定能够看到中国航天员去月球。我一定要做好工作,让更多人能去,而且能去到更远的地方。”

或许一些人心中有一个问号:今时今日,载人登月的意义何在?叶培建说,当前太空探索绝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科学问题,而是国家的命运和地位问题。“我们对月球年龄有新的判断,这本身就大大地提高了我们的地位,这不是用金钱能够衡量的。别人做的,我们要做;别人没有做的,我们也要做;别人已经做得好的,我们将来要想办法超过。”

来源: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ID:cctvnewscenter)综合《鲁健访谈》

相关新闻
中科院院士:我国将再造5个“天眼”

位于贵州的500米口径射电望远镜(FAST)被喻为“中国天眼”。10月31日,在世界顶尖科学家少年英才交流对话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武向平表示,我国将推进启动建设另外5台500米口径射电望远镜,与FAST组成一个巨大阵列。武向平表示,这将领先世界50年。 据媒体报道,目前FAST是全世界...

叶培建:探索星空奥秘的脚步永不停歇

【编者按】习近平指出,“新时代是需要英雄并一定能够产生英雄的时代。”一代代中华儿女为伟大祖国的繁荣昌盛接续奋斗,各行各业涌现出一大批矢志报国、艰苦奋斗的典型人物。人民网推出“砥砺奋斗·习近平为他们点赞”系列报道,生动讲述他们与祖国共成长、共奋斗的感人故事,激励...

【网络中国节·国庆】在光影魅力中感悟家国情怀——国庆长假首日电影市场见闻

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战士曾写就怎样可歌可泣的故事?改革开放大潮中,我国内地第一条电视广告如何诞生?阔步新时代伟大征程,我们对未来有怎样的憧憬……今年国庆档,以《长津湖》《我和我的父辈》等为代表的影片紧扣时代脉搏,传承奋斗精神,引发观影热潮。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0月1日17时,国庆长假首日我国电影票房已超4亿元。不少观众都选择在光影魅力中,...

生命,与祖国相连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10月1日,共和国第72个生日。处处飘扬的五星红旗,唤起每一个中国人的情感洪流。   这面旗帜,写满了格外厚重的生命故事——   他们在枪林弹雨中九死一生,在硝烟散尽时深藏功与名,在平凡生活里不改英雄本色;   这面旗帜,见证着难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