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天下 >> 国内  >> 正文

“期中考”后中国宏观政策如何继续发力?

www.taihainet.com 来源: 中国新闻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2021年中国经济“期中考”的成绩15日出炉,上半年GDP同比增长12.7%,尽管较一季度有所回落,但从两年平均值来看,二季度的平均增长达5.5%,略高于一季度的5.0%,继续显露出中国经济稳健复苏的态势。

中国能取得如此成绩实属不易。上半年外部环境动荡,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传导效应致中国企业成本升高,美联储的加息预期也在近期升温,而内部各行业各领域走出疫情影响的速度不同,随着欧美各国的生产逐步回复,此前中国外贸因“替代效应”而获得的优势正在减弱 

  “上半年经济形成稳中向好、稳中加固的态势,跟货币金融政策的支持是分不开的。”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联席院长赵锡军当天在中新社举办的“国是论坛:2021年中经济形势分析会”上称,从上半年货币供应量、新增信贷、社会融资等方面的数据来看,都对经济保持了平稳且精准的支持力度。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原副院长白景明表示,中国的财政政策也是超前布局、力度较大,在2012年之后减税就进入高峰,所以在疫情发生前就已形成了制度性减税政策,再搭配最近一年多的临时性政策,有效地推动了经济增长,提供公共福利保民生,也助力创新驱动发展。

  眼下,内外部形势复杂多变,“期中考”过后中国宏观政策如何继续发力?

  在中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王军看来,下半年政策的重点需要兼顾稳增长、调结构和促转型,因为要防止下半年经济超预期回落,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目标。货币政策近期已有一些主动调整,财政政策应更加积极和主动,保持必要扩张的力度和前瞻性,针对目前这种结构性复苏、复苏不均衡的局面可能更多需要财政发力。

  “现在特别要注意的就是价格上涨的因素,我觉得下半年从财政政策上来讲,减税降费力度还会加大,同时支出力度会比上半年还要更强一些。”白景明认为,支出扩张会有序进行,从1月至5月的财政数据来看,今年有可能实现超收,如果达成的话就可调度到调节基金里,为以后的减税降费和支出扩张创造条件。

  近期中国央行亦宣布实施全面降准,释放长期资金约1万亿元人民币。富达国际基金经理成皓认为,央行的政策重心从去年疫情冲击下提供充裕流动性的阶段回到正轨。现在,由于复苏的高峰期已经过去,政策重点将重新转向保增长和保就业。

  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表示,下半年中国经济可能面临“一上一下”的压力,即经济增长速度向下和物价上涨影响向上,货币政策以“松紧搭配”进行针对性应对,基准利率和流动性总闸口不松,不搞大水漫灌;定向支持政策不收紧,确保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的“输血”源源不断,增强精准滴灌。

  汇丰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对记者表示,实际上,降准并不代表货币政策的全面转向,更多在于补充流动性,并为经济复苏的薄弱环节提供更多支持,特别是中小和民营企业。总体来看,经济复苏仍在进行时,货币和财政政策预计将稳中偏松,继续为经济增长提供支持。 (记者 夏宾)

(来源:中新网)

相关新闻
12.7%!中国经济稳中向好

5月9日,观众在首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现场参观。新华社记者 杨冠宇 摄 7月1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021年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数据。经初步核算,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53216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2.7%,比一季度回落5.6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5.3%,两年平均增速比一季度加...

稳中加固显韧性 高质量发展添后劲——从首个半年报看“十四五”新开局

“十四五”首个半年报15日公布。数据显示,在遭遇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后,2021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同比增长12.7%,两年平均增长5.3%,经济发展呈现稳中加固、稳中向好态势。   持续稳定恢复 市场预期向好   今年一季度,中国经济在去年受疫情冲击的低基数基础上大幅增长18.3%,二季度虽有所回落,但两年平均增长5.5%,高于一季度5%的增速水平。   “我国经济持续稳定...

部分厦企半年报预告成绩亮眼

台海网7月15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 从最近陆续出炉的半年报预告看,我市不少企业今年上半年涨势喜人,尤其新能源、消费类、电子信息行业,部分企业业绩暴涨。 受益于新能源动力电池行业的快速发展,市场对新能源动力电池金属需求旺盛,价格上涨,盛屯矿业投建的镍、钴、铜项目都处于历史最好的满产状态。前日的业绩预告显示,上半年盛屯矿业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

外资仍源源流入中国 跨国公司对“脱钩”中国经济投下否决票

(经济观察)外资仍源源流入中国 跨国公司对“脱钩”中国经济投下否决票   中新社北京7月14日电 外资仍在源源不断流入中国。此间分析人士认为,这意味着跨国公司对与中国经济“脱钩”投下否决票。   据官方数据,今年上半年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同比增长28.7%,达到6078.4亿元人民币,规模创同期历史新高。即使与2019年同期相比,增幅也高达27.1%,表明吸收外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