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天下 >> 国内  >> 正文

2022年中国将完成空间站在轨建造 “神十二”航天员将进行2次出舱活动

www.taihainet.com 来源: 中国新闻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中新社酒泉6月16日电 (郭超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助理季启明16日在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国将于2022年完成空间站在轨建造,建成国家太空实验室;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乘组将在轨完成四个方面的主要工作,包括开展两次出舱活动及舱外作业。

6月16日,执行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的3名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16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与中外媒体记者集体见面。图为汤洪波(左)、聂海胜(中)、刘伯明(右)。 汪江波 摄

  此次神舟十二号飞行任务有四个特点,一是将进一步验证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的功能性能,二是将全面验证航天员长期驻留保障技术;三是将在轨验证航天员与机械臂共同完成出舱活动及舱外操作的能力;四是将首次检验东风着陆场的搜索回收能力。

  季启明指出,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新增了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径向交会对接和180天在轨停靠能力。改进了返回技术、进一步提高落点精度,还将首次启用载人飞船应急救援任务模式。此外,着陆场从内蒙古四子王旗调整到东风着陆场,首次开启着陆场系统常态化应急待命搜救模式。

  季启明称,按照空间站建造任务规划,今明两年将实施11次飞行任务,包括3次空间站舱段发射,4次货运飞船以及4次载人飞船发射,于2022年完成空间站在轨建造,建成国家太空实验室,之后,空间站将进入到应用与发展阶段。

  根据任务安排,神舟十二号飞行中,航天员乘组将在轨完成四个方面主要工作:一是开展核心舱组合体的日常管理,包括天和核心舱在轨测试、再生生保系统验证、机械臂测试与操作训练,以及物资与废弃物管理等。二是开展出舱活动及舱外作业。包括舱外服在轨转移、组装、测试,进行两次出舱活动,开展舱外工具箱的组装、全景摄像机抬升和扩展泵组的安装等工作。三是开展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进行空间应用任务实验设备的组装和测试,按程序开展空间应用、航天医学领域等实(试)验,以及有关科普教育活动。四是进行航天员自身的健康管理。按计划开展日常的生活照料、身体锻炼,定期监测、维持与评估自身健康状态。

  季启明透露,本次任务航天员乘组选拔按照“新老搭配,以老带新”的方式,结合航天员飞行经历、相互协同能力等方面,选拔出飞行乘组和备份航天员;周密制定了航天员训练方案和计划,扎实开展了地面训练和任务准备,每名航天员训练均超过了6000学时。目前,航天员乘组已做好了执行任务的各项准备。(完)

 
相关新闻
新加坡发现两艘海底沉船 内有大量中国古瓷器

据多家新加坡媒体16日报道,在新加坡东部海域,发现两艘具有历史意义的古沉船,内有大量手工艺品,其中包括许多精美的中国14世纪青花瓷器。经勘测,可能是全球范围内迄今为止发现的载有最多青花瓷器的沉船。   △图片来源:新加坡亚洲新闻台   报道称,2015年在海上作业的潜水...

聂海胜:保持最佳状态,开跑全新“第一棒”

16日上午,执行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的三名航天员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与中外媒体记者集体见面。   第3次执行飞行任务、第2次担任指令长的航天员聂海胜说,这次将是进入空间站阶段后的首次载人飞行,有幸能够开跑空间站阶段的飞天“第一棒”,有很多新的期待。这次飞行时间更长,我们不仅要把核心舱这个“太空家园”布置好,还要开展一系列关键技术验证,任务...

云南北移亚洲象群向西北小范围移动

6月15日在玉溪市易门县十街乡拍摄的象群(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云南省森林消防总队供图)   6月15日在玉溪市易门县十街乡拍摄的象群(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云南省森林消防总队供图)   6月15日在玉溪市易门县十街乡拍摄的象群(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云南省森林消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