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天下 >> 国内  >> 正文

一见·习近平两赴青海看村落,有一个共同的关键词

www.taihainet.com 来源: 人民日报客户端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沙柳河镇果洛藏贡麻村,位于青海省刚察县县城西北角,是一个牧民集中安置新村,许多游牧民搬迁到这里集中定居。

8日下午,正在青海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果洛藏贡麻村,看望慰问藏族群众,走进藏族群众家中了解生产生活情况。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赴青海时,也去调研了村子——格尔木市唐古拉山镇长江源村、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班彦村,一个是移民定居点,一个是实施易地扶贫搬迁的新村。

习近平总书记对移民搬迁的关注由来已久。从在地方工作时提出让连家船民“搬上来、住下来、富起来”,到党的十八大后强调“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工作思路和理念一脉相承、一以贯之。

挂念:“一定要把易地移民搬迁工程建设好”

“十年九旱,靠天吃饭”。这是易地搬迁到班彦村之前,土族贫困户吕有金和乡亲们祖祖辈辈的生活。

“党和政府就是要特别关心你们这样的困难群众,通过移民搬迁让你们过上好日子。”2016年8月23日,赴青海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冒雨来到班彦村。总书记叮嘱当地干部群众:“一定要把易地移民搬迁工程建设好,保质保量让村民们搬入新居。”

2016年底搬进新居后,吕有金办起了酿酒家庭作坊,第一年就赚了3万元。新村也通了天然气,接了自来水,汽车可以开到家门口。

“移民搬迁是脱贫攻坚的一种有效方式。”在习近平总书记看来,易地搬迁是解决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实现贫困群众跨越式发展的根本途径。

党的十八大后,易地搬迁纳入“五个一批”工程,一场近千万人的迁移开启。如今,我国易地扶贫搬迁960多万贫困人口同步新建了约3.5万个安置社区。

近几年,青海已累计搬迁5.2万户农牧民,20万人通过易地扶贫搬迁“挪穷窝”“拔穷根”“奔富路”。

时隔近五年再赴青海考察,总书记此行调研的果洛藏贡麻村也有许多“搬迁户”。许多村民通过游牧民定居工程的实施,从低矮、寒湿的帐篷搬进了宽敞、温馨的砖房,从“逐水草而居”走向“定居”乐业。

理念:“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早在闽东工作时期,习近平同志看到“茅草房户”“连家船户”的困难生活,就开始探索畲民下山、连家船民上岸的移民搬迁工程。

给船民在岸上建了房后回访却发现,有些人待不住又回了船。习近平同志猫着腰进到矮小的船舱,感动的老船民道出心里话:“上岸后只有一个房子,那有什么用?我们吃什么?”

让连家船民“搬上来、住下来、富起来”。调研后,当地推出切实办法,船民终于笑着上了岸。

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及易地搬迁时多次强调,“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20多年来,从“搬上来、住下来、富起来”,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理念一以贯之。

“稳得住、能致富”,关键在于就业。总书记强调,乐业才能安居。“房子好了没收入,也是住不下去的。”在易地搬迁扶贫工作中,加强产业配套和就业安置,成为一大着力点。

2020年是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在2020年3月召开的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大产业扶贫力度,注重长期培育和支持种养业发展,继续坚持扶贫小额信贷,加大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力度,确保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

情怀:“共产党就是为老百姓谋幸福的”

对移民搬迁的持续关注,映射出矢志不渝的为民情怀。

习近平同志在福建探索移民搬迁工程时讲过的一番话至今读来仍令人感慨:“古人尚且讲‘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我们共产党人看到群众生活如此困苦,更应感到寝不安席、食不甘味!”

“要多关心移民搬迁到异地生活的群众,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困难,帮助他们更好融入当地社会。”习近平总书记说,“看到移民群众所洋溢的幸福感,我打心眼里感到高兴。”

在山西大同市云州区西坪镇坊城新村搬迁户白高山家,习近平总书记说,“共产党就是为老百姓谋幸福的,现在不但不收提留、不收税、不收费、不交粮,还给困难乡亲送医送药、建房子、教技术、找致富门路。”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更好日子还在后头呢!”总书记强调,接下来要把乡村振兴这篇文章做好,让乡亲们生活越来越美好。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将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放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放在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中,打大算盘、算大账。

“决不能有任何喘口气、歇歇脚的想法,要在新起点上接续奋斗。”今年4月在广西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叮嘱:“加快推进乡村振兴”,“继续支持脱贫地区特色产业发展”,“强化易地搬迁后续扶持”。

强化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开启乡村振兴新篇章……在广袤的神州大地,新的希望在人们心中生长。

策划:杜尚泽

撰文:岳小乔

图片来源:新华社(摄影:谢环驰,视觉编辑:赖向东、毕晓洋)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相关新闻
【央视快评】牢记“国之大者”,在推进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取得新成就

6月7日至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总书记强调,要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化改革开放,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攻坚克难,开拓创新,在推进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7年过去了,习近平主席提到的那位在义乌开餐馆的约旦老板现在怎样了

“当时有人来告诉我,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提到了我。我说,这个事情不可能。我就是一个普通人,习主席怎么可能提到我呢?后来,我看了习主席讲话的视频,这才相信了。”当穆罕奈德跟记者忆起7年前的这段难忘经历,仍连连表示“感觉跟做梦似的”。   2014年6月5日,习近平主席在中...

第一观察 | 习近平总书记讲到的特殊“财富观”

“生态是资源和财富,是我们的宝藏。”这是6月8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湖考察时提出的一个重要观点。   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到生态是资源和财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本身就是价值。这一特殊的“财富观”对于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发展观,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

福建省委组织部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论述

台海网6月10日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 9日,福建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杨贤金主持召开部务会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论述,对贯彻落实中央部署和省委要求,履行好组织部门“双重责任”,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扎实深入开展进行研究部署。省委第九巡回指导组负责同志到会指导。 杨贤金强调,要发挥我省党史事件多、红色资源多、革命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