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位于河南省邓州市的国家杂交小麦项目产业化基地的试验田里,赵昌平(左)和助手在进行小区制种产量性状调查(5月26日摄)。
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
心中时刻装着国家和人民(人民论坛) 5月22日,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中国科学院院士吴孟超因病医治无效,在上海逝世,享年99岁。人们为两位院士逝去而悲恸,深情缅怀两位杰出的科学家。 袁隆平院士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长期奋战在农业第一线。袁隆平常说自己有两个梦...
1955年,一封来自美国的求救信,避开了美国特工筛查,被辗转送到周恩来手中。写信的,是钱学森。此时的他,已被美国政府拘留长达五年之久。原因是,这位已名满美国的火箭专家、空气动力学家,一心希望归国参加伟大建设。他在信中写道,包括郭永怀在内的许多海外同胞,“欲归不得”...
武夷山又发现新物种 科学家找了60年才找到! 一、武夷凤仙花 浙江农林大学和杭州师范大学研究人员在福建省武夷山国家公园发现1凤仙花科新种——武夷凤仙花Impatiens wuyiensis,武夷凤仙花目前只发现分布于武夷山。主要分布在大王峰、天游峰、水帘洞、莲花峰等地点。生长于林下或林...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院士团队实现超过200公里的远距离单光子三维成像,首次将成像距离从十公里突破到百公里量级,为远距离目标识别、对地观测等领域的应用开辟了新道路。该成果日期在国际学术期刊《光学》发表。 如何“看得更远、看得更清”是人类对视觉感知的不懈追求。近年来发展的激光雷达成像技术能够对目标场景进行高精度三维成像。单光子成像雷达...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3日消息:该校潘建伟院士、徐飞虎教授等实现超过200公里的远距离单光子三维成像,首次将成像距离从十公里突破到百公里量级。为远距离目标识别、对地观测等领域应用开辟了新道路。 该成果近期发表于国际知名学术期刊《光学》。 看得更远、更清,是人类不懈追求。单光子成像雷达作为一种具有单光子级探测灵敏度和皮秒级时间分辨率的新兴激光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