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代中国,在改革开放进程中,我国残疾人中涌现出一大批像张海迪那样的自强模范……他们身上的精神就是自强不息精神,就是我们的民族精神、时代精神,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应有之义。”习近平总书记这样点赞当代残疾人自强模范。
中国残奥高山滑雪队队员刘思彤,正在备战2022北京冬残奥会。谈起喜欢的滑雪运动,这位乐观的26岁辽宁姑娘嘴角总会浮起微笑。她说,滑雪的乐趣在于高速的情况下,依然拥有掌控的能力。
4岁遭遇交通意外,右腿截肢;14岁成为运动员,先后练过游泳、轮椅竞速和手摇自行车……最终,刘思彤选择了高山滑雪这一“勇敢者的运动”。
学习高山滑雪5年,刘思彤已在多个世界级比赛中取得好成绩,包括意大利世界杯的金牌。代表国家参加2018年平昌冬季残奥会、作为第一个参加冬残奥会高山滑雪比赛的中国选手,刘思彤摆脱了过去“自己是父母累赘”的忧虑,成为家人的骄傲。
如果命运的馈赠是一场暴风雪,也要尽力在雪中舞蹈。刘思彤说,她坚信“首先超越自己,才能打败对手”。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2014年5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集体和个人代表时说,助残先进以及他们所代表的关心和帮助残疾人的社会各界人士,也堪称楷模,引领社会风气。总书记号召全社会关心帮助残疾人——
今年是我国保障残疾人权益和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第一部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实施30周年。30年来,我国不断完善残疾人权益保障制度,其中直接涉残疾人权益保障的法律法规中,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的法律有80多部。
“残疾人事业是春天的事业,是一个浩繁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和各方面力量开展扶残助残活动。”1990年,时任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曾这样说道。
帮助残疾人书写精彩人生篇章,点亮幸福生活梦想,让我们一起为这项“春天的事业”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