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天下 >> 国内  >> 正文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李大钊:铁肩担道义 精神启后人

www.taihainet.com 来源: 新华社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新华社石家庄5月5日电  题:李大钊:铁肩担道义 精神启后人

  “神州茫茫夜未央,北大红楼透烛光。英烈铁肩担道义,先驱妙手著文章……”在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赵蕊正在紧张地排练乐亭大鼓新剧目《铁肩英魂》。不同于传统剧目,这个新剧目节奏更加明快,以期吸引更多的年轻人。

  今年58岁的赵蕊是靳派乐亭大鼓第三代传人。“李大钊是乐亭人,我17岁开始从艺,用家乡的艺术形式展现他的革命精神,一直是我的心愿。这个剧目也是我们全家集体创作的结果,唱词经过8次修改才定稿。”

  李大钊,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38年的人生,李大钊在中国革命史上书写了不朽的篇章,也在后人特别是家乡人心中树起了一座精神丰碑。

  坐落在乐亭县城的李大钊纪念馆,参观者络绎不绝。整个建筑由黑、白、灰三种色系组成,古朴庄重典雅。8根功绩柱,象征着李大钊的丰功伟绩;8块浮雕,展示李大钊主要革命实践活动足迹;38级台阶,寓意李大钊走过的38年风雨历程。

  李大钊生于1889年10月29日,1907年考入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学习政治经济。1913年冬,他东渡日本,考入东京早稻田大学政治本科学习。

  当日本帝国主义向袁世凯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后,他积极参加留日学生总会的爱国斗争,起草的《警告全国父老书》迅速传遍全国,李大钊也因此成为举国闻名的爱国志士。

  1916年李大钊回国后,积极参与正在兴起的新文化运动。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极大地鼓舞和启发了李大钊,他先后发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和演说。1919年,他又发表了《新纪元》《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再论问题与主义》等几十篇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章。

  1920年3月,李大钊在北京大学发起组织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同年10月,在李大钊发起下,北京的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建立。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李大钊代表党中央指导北方的工作。1926年3月,李大钊领导并亲自参加了反对日、英帝国主义和反对军阀张作霖、吴佩孚的斗争。在极端危险和困难的情况下,继续领导党的北方组织坚持革命斗争。

  1927年4月6日,奉系军阀张作霖勾结帝国主义,闯进苏联大使馆驻地,逮捕了李大钊等80余人。李大钊备受酷刑,在监狱中、在法庭上,始终大义凛然、坚贞不屈。同年4月28日,军阀不顾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舆论的强烈反对和谴责,悍然将李大钊等20位革命者绞杀在北京西交民巷京师看守所内。李大钊第一个走上绞架,从容就义,时年38岁。

  李大钊故居管理处副主任赵书明,是李大钊夫人赵纫兰弟弟的孙子。他说,李大钊曾经在北京大学任教,当时收入并不低。但是他生活俭朴,把大部分收入用于党的事业,或用来帮助同志、救济贫苦青年,以至于当年北京大学发薪水时不得不预先扣下一部分直接交于他的夫人,以免家中断炊。

  赵书明说:“他给后人留下了好家风,我们要干干净净做事、老老实实做人,把清正的家风发扬光大。”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记者 白明山

相关新闻
在日本追寻李大钊之青春印记【组图】

4月30日,在日本爱知县长久手市,日本李大钊研究专家、爱知县立大学教授川尻文彦(右)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新华社记者 杜潇逸 摄   4月30日,在日本爱知县长久手市,日本李大钊研究专家、爱知县立大学教授川尻文彦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新华社记者 杜潇逸 摄   这是李大钊学籍...

理想的力量——写在李大钊牺牲94周年之际

94年前的4月28日,北平,在受尽各种严刑拷问后,一个年轻生命始终坚贞不屈,最后英勇就义;   94年来,他的名字,始终在神州大地闪耀,被无数人所怀念……   这是李大钊像(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他,就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同心奔小康丨深度融合释放倍增效应 “灰尘村”转型变身“网红村”

这边,农家小院整洁干净,青石路面平坦宽敞,青砖巷道、水中栈桥别有一番韵味;那边,空青山古茶道上欢声笑语,游人慕名前来登山踏青……行走在江苏句容下蜀镇空青村,一幅幅美丽乡村的新景象扑面而来。 谁曾想,过去的空青村可是当地有名的“灰尘村”,村里的十几座石灰窑和宕口采...

永不褪色的红色印迹 ——探访永安市中央红军标语博物馆

台海网4月22日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 在闽西大地,虽然当年红军队伍留下的痕迹经过岁月的磨蚀已经不多,但是红军标语却以一种无言的方式,向后人传递着革命年代的信息。 近日,记者前往永安市洪田镇马洪村采访,在逢源堂里,看到几百条红军标语时,仍然震撼人心,让人仿佛置身于那火...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乌苏里江畔的'甜蜜事业'

新华社哈尔滨4月17日电 题:乌苏里江畔的“甜蜜事业”    新华社记者孙晓宇、黄腾    “乌苏里江来长又长……白云飘过大顶子山……”一首《乌苏里船歌》让饶河这座小城被更多人熟知。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饶河县位于中俄边境乌苏里江畔,东北黑蜂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其境内,得天独厚的地理和气候条件,孕育了丰富的蜜源植物。当地百姓因地制宜发展黑蜂养殖,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