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蓝“听”(4月19日—4月23日)
为你梳理本周
外交部发言人的重要声音
给你带来专家解读
一、合作还是竞争?中美关系何以良性稳定发展?
本周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中美互动依然是最受记者关注的话题之一。一方面,美国总统气候问题特使约翰·克里访华,随后中美就应对气候危机发表联合声明;另一方面,美国国会正在推进两党共提的两项旨在对抗中国、提升美国竞争力的法案,甚至扬言要禁止美国参加2022年北京冬奥会。对此,外交部发言人作出了回应。
汪文斌表示,美国参议院外委会通过的“2021年战略竞争法案”严重歪曲事实、颠倒黑白,渲染“中国威胁论”。法案“通篇拿中国说事,以中国为对手。”
汪文斌质问道:“难道美国发展的目的就是为了在竞争中打败中国吗?”他指出,美国这种扭曲和狭隘的心态同世界大国的格局毫不相称!
对于美国这种一方面求合作,一方面重弹“中国威胁论”的老调,国际问题专家储殷分析道,在中美大博弈的背景之下,中美关系已经不可能回到很多人所想象的“蜜月”。但是,“我们可以巩固存量、拓展增量、管控分歧来推动中美关系良性、稳定发展,气候合作就是中美关系当中非常重要的增量。”
与此同时,美国利用国际赛事等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的孤立的企图也是显见的。所以,中美关系还是要“以斗争促团结”,无斗争则难以求团结。
二、日方核污水排海之策 是钻了国际法的空子
本周,日本政府决定以排海方式处理福岛核事故污染废水一事持续发酵。日本的决定引发了周边不少国家的抗议,但日方依然我行我素,甚至公开声称“中韩等国的批评毫无道理”。对于日方此举,发言人再度作出严正回应。
汪文斌指出:“将本该由自身承担的责任转嫁给全人类,这是一种极不负责任的行为!”赵立坚则强调,如果日方执意将自身私利凌驾于国际公共利益之上,则“必将为自己不负责任的行为付出代价,留下历史污点。”
对此,有学者认为,中、韩等国可以联合周边国家对日方提起有关海洋环境侵权的仲裁或者诉讼,向日方索赔。
那么,仲裁或诉讼可行吗?能否阻止日方的一意孤行?
储殷认为,日本不顾亚太周边国家的强烈反对,依然要排放核污染水。这说明了“在现行国际法中有一个重要的缺陷,就是对于作为主权行为体的这样一个国家而言,仍然缺乏有效的约束。”
但同时,储殷指出,“我们也决不能就此就放任日本政府,而是要充分利用各种已有的制度,尤其是国际条约,比如相关的仲裁以及法院,来维护我们的权利。”受到利益侵害的渔民等群体,可以向日本政府提出诉讼,要求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