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天下 >> 国内  >> 正文

生命的赞歌——“天下第一道班”雪域之巅守护天路67载(3)

www.taihainet.com 来源: 新华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铭记——“道班改变了我的命运”

  回想起在109道班当工人的时光,92岁的琼措说:“路,改变了西藏的命运。道班,改变了我的命运。”

  出生于1929年的琼措,老家在那曲市聂荣县,家里曾是世代农奴。

  “给农奴主干活没完没了,除了一点吃的,没有任何酬劳,却只敢在心里嘟囔,这苦日子啥时候是个头?”

  20世纪50年代,西藏依然处于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社会。

  为解决解放西藏进程中严峻的交通困难,11万名进藏部队和筑路工人、藏族民工以及工程兵技术人员,奋战在崇山峻岭和高寒冻土区,“让高山低头,叫河水让路”,3000多名英烈牺牲在筑路岗位,以血肉之躯创造了人类公路建设史上的奇迹。

  1954年12月25日,川藏、青藏公路同时通车到拉萨,结束了西藏没有现代公路的历史,养路的道班也同时成立。

  “当公路修到家门口,看到卡车跑过,我就知道苦日子要结束了,好日子要来了。”尽管年事已高,但琼措对青藏公路通车记忆深刻。

  如老人所盼,川藏、青藏公路紧紧连接起祖国内地和雪域高原,改变了西藏长期封闭的状态,成为西藏社会变革的先导。

  1959年3月28日,西藏上层反动集团发动的武装叛乱被平定,雪域高原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民主改革,百万农奴翻身解放。

  国道109线K3349路段应急便道施工队的工作人员(前排)和来访者合影(1月13日摄)。新华社记者 张汝锋 摄

  琼措从此开始主宰自己的命运。“听说青藏公路需要养路工人,我就报名来到了唐古拉山脚下……”

  琼措说:“我们那一代的藏族养路工,几乎都是穷苦农奴出身。党帮助西藏修好了路,让广大农奴翻了身,还给了我们有薪水的养路工作,这是何等的恩情!现在我每个月有9000多元的退休金,日子无忧无虑。”

  “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顽强拼搏、甘当路石,军民一家、民族团结。”109道班的墙壁上,镌刻着建设和养护川藏、青藏公路过程中形成的“两路”精神。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批示强调,新形势下,要继续弘扬“两路”精神,养好两路,保障畅通,使川藏、青藏公路始终成为民族团结之路、西藏文明进步之路、西藏各族同胞共同富裕之路。

  “青藏线上到处渗透着筑路志士的汗水,埋藏着英雄的鲜血,‘两路’精神不能丢。”安多公路养护段2020年新入职大学生阿旺卓嘎说,“两路”历史是每一位职工的必修课。

  中华民族走到今天这般繁荣,正是因为有无数像“天下第一道班”这样的普通人,在各自平凡的岗位上担当奉献。

  安多公路养护段工作人员在检修施工机械(1月13日摄)。新华社记者 张汝锋 摄

  安多公路养护段工作人员在清理国道109上的垃圾(1月13日摄)。新华社记者 张汝锋 摄

  在国道109线K3351路段,安多公路养护段工作人员进行除雪除冰作业(2020年3月11日摄)。新华社发(后耀军 摄)

  在国道109线K3378路段,安多公路养护段投入大型机械清除冰雪(2019年2月16日摄)。新华社发(边巴央吉 摄)

  在国道109线K3363路段,安多公路养护段工作人员进行除雪除冰作业(2020年3月11日摄)。新华社发(后耀军 摄)

  国道109线K3349路段应急便道施工队合影(2020年4月19日摄)。新华社发(后耀军 摄)

  安多公路养护段工作人员帮助抢修故障车(2019年2月8日摄)。新华社发(后耀军 摄) 

  在安多公路养护段家属院,扎西次仁(左)和来访的客人交流(1月13日摄)。新华社记者 张汝锋 摄

  在安多公路养护段家属院,扎西次仁(左)和同事准备为工区工作人员发放疫情防控物资(2月8日摄)。新华社发(斯塔卓玛 摄)

  扎西次仁在“天下第一道班”纪念碑前留影(2020年5月3日摄)。新华社发

记者 沈虹冰、张京品、田金文

(来源:新华网)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相关新闻
新青藏、新藏通道预计年底投入使用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8月12日上午10时举行中外记者见面会,请交通扶贫干部和典型代表讲述交通扶贫故事,并答记者问。 西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厅长徐文强:“十二五”末,西藏高速公路只有38公里。目前,全区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已经达到了620公里,“十三五”在建项目完工后,全区高速公路里...

【中国人的故事】青藏公路这些地名竟然由此而来!看完泪奔!

中国青年网格尔木8月15日电(记者 卢冠琼)世上的道路千千万,却有这么一条,让无数文青魂牵梦绕,立志这辈子必须走一趟。它,便是通向世界屋脊的青藏公路。   青藏公路。资料图   人们知道,这条道,行路艰辛、穿越雪域、绵延高原,充满神秘色彩。却鲜有人知,最早开拓这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