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养路工人就应该在路上”
46岁的扎西次仁,一家三代养路。
他的奶奶丹珠,青藏公路建成后在唐古拉山口做养路工,直到1982年退休。
扎西次仁的父亲扎郎,1962年成为养路工,一干就是30多年,还以道班工人的身份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生前,扎郎当班长10年,平均每天工作14小时以上,其间只请过5天事假。因为常年在高寒缺氧环境中高强度劳动,扎郎患上了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10余次昏倒在工作岗位上,却只住过3天医院。
“看不到路,比什么都难受。”躺在病床上,扎郎依然想着养路工作。
1996年8月4日,扎郎开车返回唐古拉工区途中,突发疾病去世,年仅50岁。经解剖检查,他的病是“陈旧化脓性脑膜炎”。在场的医生感叹:“人病到这种地步,还在坚持工作,简直是奇迹!”
扎郎用平凡的养路人生,践行“随时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入党誓言,被评为“青藏公路路魂”。
“作为养路工人,就应该在路上。”这是扎郎生前常对扎西次仁说的话。
在道班工作20多年的扎西次仁,2010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如今,他对父亲的话感受越来越深。
在国道109唐古拉山口处,安多公路养护段工作人员检查山口的挡雪板(1月13日摄)。新华社记者 张汝锋 摄
安多公路养护段工作人员在试用铲雪机(1月13日摄)。新华社记者 张汝锋 摄
时过境迁,道班工人的养路条件得到很大改善,铁铲、十字镐和抬砂石的箩筐换成了挖掘机、装载机、翻斗车,住房从帆布帐篷变成了保暖效果好的工区房,但路魂精神依然在激励新一代道班工人,道班故事也感动着无数过往路人。
“人上五千米,一步三喘气。”
在雄鹰都难以飞过的唐古拉山,汽车抛锚、旅客晕倒的事情,几乎天天发生。唯一驻守的道班,就成了“救命稻草”。
1990年,道班工人自发设立临时救助站,除了免费供应热水、氧气,还专门腾出了几间“客房”,免费供路人休整。
满墙的锦旗和留言,讲述着109道班曾经帮助过多少受困唐古拉的行者,记录着109道班曾经留宿过多少旅行的人。
“天下第一道班,天下第一温暖。”一位骑行者留言,做一个选择很容易,但要坚持一个选择很难。道班工人几十年接力提供免费救助,传递着感动。
92岁的109道班退休职工琼措(左)和前来慰问的安多公路养护段工作人员聊天(1月13日摄)。新华社记者 张汝锋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