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天下 >> 国内  >> 正文

搬出穷窝窝 过上新生活(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脱贫攻坚答卷)

www.taihainet.com 来源: 人民日报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一次搬迁,换来几多欢颜!坐在宽敞明亮的客厅里,山西长治壶关县福馨集中安置区搬迁户赵万生笑容满面:“这里不仅房子好,看病、购物、孩子上学,啥啥都方便!”

  以工代赈,赢得多少点赞!一望无际的花海如霞似锦,湖南安化茶乡花海生态体验园又迎来赏花季,易地扶贫搬迁户黄建超开着电瓶车四处奔忙,“收入稳定,环境又好,心里踏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易地搬迁是解决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实现贫困群众跨越式发展的根本途径,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途径。

  “十三五”期间,全国960多万建档立卡贫困群众乔迁新居,累计建成集中安置区3.5万个;通过以工代赈,为贫困地区提供了110多万个就近就业岗位。“通过‘挪穷窝’‘换穷业’‘拔穷根’,从根本上解决了搬迁群众的脱贫发展问题。”国家发展改革委地区振兴司司长童章舜表示。

  易地扶贫搬迁:平均每天5000多人搬出穷窝

  云南昭通大关县木杆镇甘顶村村民陈绍芳说,这辈子都忘不掉两年前的那个冬天,4000多名农民从山头的茅草屋搬入了靖安新区安置房工程的新房。

  “那是我第一次坐电梯,家里的有线电视、电磁炉、电饭煲都很齐全,终于圆了搬离大山的心愿。”陈绍芳想起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带来的好日子,眼眶湿润。

  下山安家,先建新居,山高谷深的昭通市要建30个大中型安置点,其中两个规模在3.5万人以上,相当于新建两个中等县城。

  时间紧,任务重,建设者们昼夜不息,抢出建设加速度。2019年1月接到任务,建设者们主动放弃春节假期休息。“靖安新区海拔高、气温低,临时租的民房还没来得及配取暖设备,我们睡觉都得穿着大棉衣。”中建一局靖安新区安置房项目总工孙少秋说。

  扶贫干部走村入户。在河北,16.6万人搬出燕山和太行山深山区、坝上高寒区;在河南,近26万人搬离“三山”、告别“九沟十八岔”;在山西,13万多人走出吕梁山、雁门关,搬离“山庄窝铺”……国家发展改革委数据显示,到2020年底,全国已累计建成安置住房266万余套,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全部乔迁新居,相当于平均每天都有5000多人搬出穷窝,“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任务全面完成。

  搬入新家只是第一步。“十三五”期间,国家累计投入各类资金6000多亿元,不仅建起了安置住房,各地还配套建设安置点内外道路8.9万公里、污水处理设施5万个、垃圾处理设施5.6万个;新建或改扩建中小学和幼儿园6100多所、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2万多所,养老服务设施3400余个、文化活动场所4万余个,真正写好易地扶贫搬迁的“后半篇文章”。

  以工代赈:提供110多万个就近就业岗位

  春暖花开,四川旺苍县白水镇勇敢村又热闹起来。“农机都已经到位,月底就要春播喽。”勇川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徐仕润说。

  2016年底,勇敢村易地扶贫搬迁村集中安置小区全部入住完毕,包括5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县里下拨勇敢村易地扶贫搬迁户建房资金267.5万元和配套设施建设资金357万元,采取以工代赈方式,优先面向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招工,资金的30%用于劳务支付。

  “修路、修水渠,上一天工稳稳能挣70元。”脱贫户张文彩感慨,“过去在山上,只有巴掌大的地块。现在不光住得敞亮,而且种地、打工两不误,巴适(舒服)得很。”

  5.3公里村路硬化、照明路灯安装、渠堰整治……一项项工程持续推进,全村面貌焕然一新。“通过以工代赈,组织易地扶贫搬迁贫困户投工投劳,帮助他们立稳脚跟。”旺苍县发改局以工代赈股股长赵世恒介绍,目前,全县已组织各村贫困户参与项目建设务工累计达948人次,发放劳务报酬84万余元。

  不止是旺苍。在甘肃陇南市武都区,通过组织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参与修建护坡、排水渠及场区主干道路硬化等工程,有效改善了产业园区基础设施条件;在湖南安化县,通过实施全国首批以工代赈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衔接乡村振兴战略试点项目,探索资产折股量化分红、就业技能培训等,进一步拓宽了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增收致富渠道。

  “十三五”期间,全国累计投入以工代赈资金近300亿元,为贫困地区提供了110多万个短期就近就业岗位,向参与务工的贫困群众发放劳务报酬近40亿元,支持中西部20余个省份实施了一大批基本农田、乡村道路、水土流失治理、林业草场建设等民生工程。这些扶贫与扶志、扶智有机结合的项目帮助一批批贫困群众立稳脚跟、自力更生、光荣脱贫,开启新生活。

  勇敢村党支部书记欧永全介绍,随着村里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短板不断补齐,产业发展有了适宜条件。2018年,勇敢村成立了勇川种植专业合作社,村里发展起了有机稻、中药材、核桃等特色产业,实现了整村脱贫。

  消费扶贫:累计销售特色农产品超6000亿元

  一条铁轨,一列火车,一排白墙黛瓦,嬉笑声、鸟鸣声、流水声打破了河南洛阳栾川县新南村铁路小镇的宁静。

  “去年纯收入就5万元,今年春节我们的农家乐火得连一个空房间都没有!”村民乔玲在凉皮摊前忙着算账,“当时,铁路驻村干部让我们搞农家乐,我还不踏实,现在看,这路子中!”

  从四河三山两道川的山沟沟里搬出来,新南村村民也曾发愁。搬进了新房,靠啥营生?

  2018年,对口帮扶的国铁集团决定实施“铁路文化元素+集中搬迁+民宿旅游”的铁路小镇项目,608万元的投资立即到位,火车机车、车厢等铁路废旧物资运到了新南村集中搬迁点,建成了铁路文化景观和火车主题餐厅。“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建设农家宾馆,把景区的游客吸引到村里吃住,可以在旅游消费上做文章。”国铁集团派驻栾川县新南村扶贫干部王延辉给村民算了长远账。

  乔玲在村里第一个开起农家宾馆、农家餐馆和副食店。利用距离重渡沟、竹海、野生动物园仅40分钟车程的便利地理位置以及民俗小宾馆兼具实惠和优质的服务,乔玲的农家乐生意逐渐旺起来。“去年尽管有疫情影响,但我这‘五一’以后所有周末基本爆满!”

  自2019年铁路小镇项目投入运营以来,栾川旅游和农产品公益广告登上了火车站与列车,栾川旅游专列将13694名游客送到当地旅游,带动300余名贫困劳动力参与乡村旅游消费产业发展,当年实现户均增收5000元至25000元。“栾川印象”全域品牌产品,不仅“进站上车”,还通过网络售往全国各地,带动5250名贫困人口年人均增收1100余元。

  定向采购、以买代帮、以购代捐、直播带货……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统计,2019年初至2020年底,各地区、各部门已累计直接采购和帮助销售贫困地区特色农产品超6000亿元。其中2020年超过4400亿元,是2019年的2倍以上。

  “今年春节,我这饭店的名片都发光了,有人当场就预订了‘五一’的房间!”虽然6点起来就在灶台前忙得腾不出手,乔玲还是笑得合不拢嘴,“这日子,干得有劲儿!”

(记者 陆娅楠 赵展慧 郁静娴)

(来源:人民日报)

相关新闻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是谁,唤醒沉睡千年的黑土地——十万官兵决战北大荒

在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北大荒博物馆,有一幅版画,题为《第一道脚印》。画面里,乌云低沉,垦荒勘测队的几位战士扛着设备,拄着木棍,行进在茫茫雪原,身后留下一行行脚印。   这里,曾是苦寒蛮荒之地。北大荒的拓荒史,始于先驱者的第一道脚印。   这是版画作品《第一道脚...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走进瑞金革命旧址群,感悟为民情怀

瑞金,红色故都,共和国摇篮。 初春时节,记者来到这里,走访一处处革命旧址,追寻血脉传承的红色基因,感悟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 一棵棵古樟树见证岁月沧桑,一间间老房子诉说动人故事。瑞金叶坪,是当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所在地,这里记录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于如何建设一个国家最初的探索。记者走进叶坪革命旧址群,昔日火热的革命场景仿佛浮现眼前。 1931...

记大功!这个福州人是“治贫”好手!

近日 永泰县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 作为县扶贫办成员的洪瑾芳 不仅和集体共获该项荣誉 个人还获福建省事业单位 个人脱贫攻坚记大功奖励 洪瑾芳参加单位组织的党建活动 01 扬长避短 精准施策 “赶紧坐着歇一下,喝杯水。” 2月中旬 家住永泰...

名单公布!福建这些集体和个人获记大功奖励

3月11日 福建省人社厅网站发布 《关于给予事业单位集体和 个人脱贫攻坚记大功奖励的决定》 一起来看—— 关于给予事业单位集体和个人脱贫攻坚记大功奖励的决定 各设区市人社局、扶贫办,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工委党群工作部、农业农村局,省直有关单位: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事业单位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

漳州为这些先进集体、个人记功

台海网3月13日讯 据闽南日报综合报道 近日,漳州市人社局发布了《关于全市事业单位脱贫攻坚专项奖励拟记功集体和个人的公示》,拟授予2个单位为脱贫攻坚记功先进集体、9位同志为脱贫攻坚记功先进个人。 全市事业单位脱贫攻坚拟记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名单 1.记功集体 (2个) (1)漳州市农村合作经济指导站(漳州市扶贫开发服务中心) (2)漳州市就业服务中心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