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天下 >> 国内  >> 正文

这是他跟进了十年的议题,每一个职场中的你都该重视!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央广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2021年总台央广中国之声两会特别节目《代表》第三期对话全国人大代表、电影导演贾樟柯。

贾樟柯瘦了。

时隔十个月再见,这是我们最直观的第一印象。本以为是疫情期间坚持跑步的成效。没想到,是源自一场大病。

贾樟柯:我前一段时间生病了,春节前才出院的,血压高到200多。大夫要求我生活规律,做到早上六点半起床,晚上十点半睡觉。

记者:能做到吗?

贾樟柯:挺痛苦的,但是已经掰过来了,现在可以了。刚开始辗转难眠……

亮相 

 “中国电影不能缺席” 

2020年2月,贾樟柯携纪录片新作《一直游到海水变蓝》亮相第70届柏林电影节,在影片上映前的致辞中他说:“现在正是我们中国人民最困难的时候,我们在出发的时候都不知道能不能按时来到柏林,但是我们来了。我觉得这个时候电影应该存在,电影和人民一起存在着。”

贾樟柯:2020年,我最难忘的是三件事。

第一件事,2020年2月,我们的影片《一直游到海水变蓝》要去参加柏林电影节。去还是不去?因为很明显,疫情很严重;另外一方面,2020年入选柏林的华语片很少,如果我们不去,可能华语片曝光的机会就更少一分。

后来我们决定去。

在柏林的首映式上我说了一句话,我说中国电影不能缺席。

第二件事,就是春季原本是电影行业开工大吉的日子,但是这个春季还没有条件,还不能拍。贾樟柯就决定,做了一个写作计划,在那期间写了20多篇文章。“这件事让我觉得工作继续,让生命充实。”贾樟柯说。

第三件事,就是在疫情期间拍了一个短片。就在办公室,两个演员、我和一个摄影师,四个人用最简单的电影器材,严格来说是最简单的有录像功能的通讯器材——手机,用它制作了一个短片,把对疫情的思考、对战胜疫情的期待呈现了出来。

 科学防控 

 “科学”二字很重要 

如何形容过去的这一年?贾樟柯在访谈一开始的回答是八个字:五味杂陈,百感交集。

农历鼠年的最后一天,他转发了自己的一篇旧文《这一年总算就要过去》。文章写于2003年年末,SARS疫情暴发的那一年:“这是空虚的一年,我让自己停止了工作……整整一年没有拍一寸画格。”

17年后的2020年,即便在新冠肺炎疫情最紧张的时刻,不管作为电影导演还是全国人大代表,贾樟柯都没有让自己停下来。他每天上午写作6小时,下午剪片,黄昏跑步50分钟。他给学生上网课,为出版社录制音频讲座,帮家乡汾阳的医院筹集防护物资,到社区走访调研。5月的全国两会,7月的上海国际电影节,9月的山西省第六次旅发大会,10月的第四届平遥国际电影展,都有他的身影。

贾樟柯:今年,我觉得呈现出来更大的一点,是人类的智慧和毅力。在这样一个防控的情况下,做到了生活、生产不乱,继续往前走。也经历过恐慌,经历过失序,但是调整过来了。

“科学防控”,我觉得“科学”两个字很重要。

不是那种简单的“一刀切”,比如说这影展就不办了。影展要办,同时又要做好防控,它就需要“科学防控”,这要求我们更耐心、更细致地做工作,以前那种粗放型管理肯定不行。

 “我更自信了” 

 当全国人大代表第四年 

2018年第一次赴《代表》栏目的采访,贾樟柯面对全国人大代表这个新身份,用了“学习”这个词,给自己的表现打60分,那次大会他聚焦山西文化产业发展和电影人才培养;2019年,他关注为盲人说电影的“无障碍电影”面临的版权障碍和导演、编剧在视听作品中的作者权及收益权;2020年,他“镜头一摇”,转向电影产业之外的事:“扶助老年人享受数字化生活”。

这些关注,也获得越来越有效的回应:2020年《著作权法》修订,采纳了他“关于在著作权法中给予视听作品导演和编剧作者权及收益权”的议案;2020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实施方案的通知》,他在朋友圈兴奋地转发——这正是他关于“扶助老年人享受数字化生活”的议案有了明显进展;2021年3月5日在人民大会堂出席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开幕式,他更欣喜地发现,“推进智能化服务要适应老年人需求,并做到不让智能工具给老年人日常生活造成障碍”,被写进了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

记者:现在回过头看,觉得自己作为全国人大代表,跟四年前相比有很大变化吗?

贾樟柯:我觉得最大的一个变化就是更自信了。因为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怎么履职是需要学习的。

各部委提出的具体的实施意见,我很欢欣鼓舞,就会转发。我觉得要有响应,需要互相的鼓励。全国人大代表提出来的议案,部委有响应;部委提出来的解决方案,我们作为问题提出者也应该有呼应。

“这是我跟进了十年的话题” 

 呼吁将职业健康教育纳入义务教育 

今年两会,贾樟柯准备提出的议案,来自他十年前开始关注的议题。

贾樟柯:今年我提出来的是一个我跟进了十年的话题,那时候我还没有当全国人大代表,就关注到职业病这一块的问题。因为很多行业有职业病,包括我们导演也有职业病,我眼睛不好,长时间观看银幕,在暗的空间里观看强光,造成了职业病。也有很多职业病是在比较艰苦的劳动条件下产生的,比如我一直在跟进的尘肺病人。

尘肺病的病人占比很高的是初中以下学历的,今年贾樟柯就提出希望,把职业病防护的教育放在义务教育里面,准确地说是初中。因为义务教育是九年制,初中毕业之后确实有一些比较偏远、贫困的孩子就没机会再上学了,在他们离开学校进入职业生涯之前,应该有职业病防护的教育。

所以需要在已有的健康教育课里面,增加很详实的一章来介绍。最起码让孩子们进入社会工作之前,知道从事的每一种职业都有可能有相应的职业病,应该怎么去保护自己。

 宣布退出平遥电影展 到底是怎么回事 

 “当时我的表述不太准确” 

作为山西人,贾樟柯的故乡情结,不仅浸透在自己的每一部电影作品中,也体现在这些年不遗余力为山西做的一件件事情中。但四个多月前,他在平遥电影展闭幕前夜的一段“突然宣布”,引发过不小的波澜。

贾樟柯:实际上,2020年的平遥电影展是我们团队的第四届,同时也是团队工作了五年。当时我觉得应该由更年轻的团队来进行管理。因为国际惯例也是,一个电影展不会一个团队做很多年的,它是一个每年有高强度创意要求的行业。所以当时我的表述不是太准确,不是说“贾樟柯退出了平遥电影展”,是“贾樟柯团队退出了平遥电影展的管理”,我们在寻找更年轻的团队,让他们来着手做。

记者:那我可以理解,以后在平遥电影展上我们还是可能会见到你?

贾樟柯:可能!我们希望每年都是最新鲜的这种“发动机”在驾驭平遥电影展。

说实话,五年,我们的创意有点需要补充“电”,需要换团队,让另外一种视角,另外一种有能量的、有想法的团队着手。我觉得平遥电影展应该是一个充满活力、变化的影展,我们希望有新的视野的团队进入。

相关新闻
破除“35岁歧视”守护“最大民生”

□刘效仁   春节过后,招聘就业市场暖流涌动。记者线下、线上探访,发现不少企业招聘都要求“年龄限35岁以下”,有的甚至提出“员工90化”。导致“35岁+”与“40岁、50岁阶段”人群一道成为“就业困难人群”,部分人士面临失业、家庭收入下滑等困境。(2月24日新华每日电讯)   就业,就是“最大的民生”。对于中年人来说更是如此。上有老下有小,确保有个固定岗...

无需放大“35岁现象”的焦虑

漫画:王铎   □马涤明   “35岁现象”不是一个新的话题,至少在10年前,媒体上就已出现过“35岁成职场‘生死线’”的讨论。然而简单地观察一下就不难发现,这是一种被放大的焦虑。   如果“35岁现象”真那么严重,失业问题早就让人难以承受了。而事实却是,35岁以上劳动者在...

一大拨职场剧热播 你会认同这样的职场吗?

《安家》海报      《完美关系》海报   近日,职场上的专业人士成为荧屏主角——《安家》把镜头对准“没有我卖不出去的房子”的中介,《完美关系》主角是“连续多年获得最有价值独立公关人大奖”的公关精英、《我在北京等你》聚焦的是在异乡打拼的律师和服装设计师。加上前段...

调查显示:近九成台湾中高龄上班族有“职场恐慌”

新华社台北10月7日电(记者彭培根、赵博)台湾一家机构7日发布的“中高龄劳工危机与银发族照护调查”显示,约87.9%的中高龄上班族感到“职场恐慌”,约79.7%的受访者曾因年龄关系遭遇“职场歧视”。财务吃紧及照顾家中长辈,是目前台湾中高龄上班族的主要压力来源。   台湾yes123求职网的这项调查针对45岁(含)以上的中高龄上班族,该网站自2019年9月12日到9月26日进行...

超六成台湾上班族称曾遭遇职场歧视

超六成台湾上班族称曾遭遇职场歧视   新华社台北8月20日电(记者 王爱华 何自力)20日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约61%台湾上班族曾遭遇情况不一的职场歧视,以年龄歧视最甚,比例为38.3%,其次是容貌歧视,占比12.8%。   台湾1111人力银行发布调查称,过半数45岁以上者在求职过程中曾遭遇年龄歧视,高居各年龄层之首;遭遇容貌歧视的上班族中,女性占比高达65.3%,明显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