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天下 >> 国内  >> 正文

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唱衰中国于理不通

www.taihainet.com 来源: 中国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张德勇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2020年中国经济交出了一份高含金量的成绩单。虽然有新冠肺炎疫情的巨大冲击,面对严峻复杂的形势任务、前所未有的风险挑战,中国经济成功实现V型反弹,逆势增长2.3%,是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101.6万亿元人民币,经济总量迈上百万亿元的新台阶,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全国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增加一倍……这些数字背后,展现了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巨大潜力和光明前景。

在这份高含金量的成绩单面前,极少数个别人不是以客观的眼光去看待,而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甚至戴上有色眼镜,别有用心地唱衰中国经济。自然,这些论调于理不通、于事实不符,是根本站不住脚的。

有比较才有鉴别。世界银行1月5日发布的最新一期《全球经济展望》报告显示,2020年全球经济下降4.3%,其中发达经济体萎缩5.4%,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萎缩2.6%。疫情的冲击是全球性的、全方位的,没有哪个国家能独善其身。然而,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特别是疫情带来的严重冲击,中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精准施策,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率先控制住疫情,率先复工复产,率先实现经济正增长。在严重衰退的全球经济中一枝独秀,成为拉动全球经济走出低谷的主引擎。

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个小池塘。大海之“大”,“大”在体量、实力和潜力上。纵有疾风骤雨,也难掀起惊涛骇浪。个中原因,最重要的是“中国之治”的显著优势。越是面临风险挑战,越彰显“中国之治”的显著优势。从大手笔果断防控疫情到有序推进复工复产,从“六稳”“六保”到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从去年初的经济负增长到年终的正增长,从“十三五”圆满收官到“十四五”全面擘画,充分展现了我们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以最坚决最有力的举措迎难而上、攻坚克难,在极不平凡的一年书写了一份人民满意、世界瞩目、可以载入史册的答卷。

中国市场之大,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显著优势。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经济体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既是闻名于世的世界工场、制造大国,更是潜力无限的世界市场。2020年,尽管有疫情严重冲击,但最终消费占GDP的比重仍然达到54.3%,高于资本形成总额11.2个百分点,为近来年的最高水平。经过多年发展,中国已形成拥有14亿多人口、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的全球最具潜力的市场,是全球最具成长性的内需市场。随着向高收入国家迈进和人民对追求美好生活向往,中国的市场规模将不断扩大,市场潜力将不断被释放。这是其他国家所难比拟的。

超大规模市场是中国显著的比较优势。这种优势,是中国经济多方面优势和条件的集中体现。其中突出的一点,就是中国作为全球第一制造业大国,是世界上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形成了独立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无论是生产能力、供应能力还是应变能力,都给世界留下了深刻印象,也持续成为外资的青睐之选。

2020年,全国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6.2%,规模再创历史新高,并实现了引资总量、增长幅度、全球占比三提升,成为全球最大外资流入国。中国是跨国投资的稳定器和避风港,世界给中国经济投下了信任票。值得一提的是,人力资源丰富,人民坚强、朴实、勤劳,有着坚韧不拔、奋斗进取的宝贵精神,这是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向好的最重要动力支撑。

因此,要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看待中国经济发展,增强发展信心和决心,保持战略定力,办好自己的事。迈入“十四五”,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坚持扩大内需战略,科学精准实施宏观政策,凝心聚力。中国经济充满了源源不竭的活力与动力,一定能披荆斩棘,迎来更加光明的未来。

相关新闻
首次!这支维和英军归中国军官指挥

参考消息网2月3日报道 英国《每日电讯报》网站2月1日发表题为《英国驻马里部队由一名中国军官指挥,完成了在联合国特派团的首次巡逻》的报道称,作为联合国部队的一部分,部署在非洲马里打击宗教极端暴力活动的300名英国军人,将由一名中国方面的指挥官领导。全文摘编如下: 英军“...

外媒:中国启动全球最大碳交易市场

日本《日经亚洲评论》2月2日文章,原题为“依赖煤炭的中国大举开展全国性碳交易”。本周一,随着《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开始施行,中国谨慎地将碳交易扩展到全国范围,这是该国大幅削减温室气体排放计划的关键组成部分。 相关企业都被分配了一定的碳排放配额。超过配额的企业必须从不超标的企业购买碳排放权。中国的目标是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

爸爸过年不回家——别样的团圆

1月26日,在福建省石狮市的金利莱斯服装厂,聪聪戴上妈妈用工厂边角剩余面料为老家的奶奶缝制的袖套。   2021年春节前夕,在异地辛劳一年的人们响应政府就地过年的倡议,停下返乡的脚步,体验一个与以往不同的春节。不返乡的春节,除了有各界实实在在的关心,还有别样的团圆和收...

实训演练 护航春运

2月2日,机车乘务员在仿真驾驶舱内进行实训演练。   为确保春运期间列车行车安全,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郑州机务段依托铁路机车模拟驾驶实训基地,对机车乘务员加强实训演练,不断提升其机车操纵水平和非正常情况行车应急处置能力。   新华社记者 李嘉南 摄   2月2日,...

打春牛 迎立春

2月2日,小朋友扮演的“春娃”在活动上“喊春”。   立春将至,北京东城区建国门街道在古观象台举办“风车迎春,鞭打春牛”民俗活动,迎接春天的到来。   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2月2日,市民汪维信在“鞭打春牛”。   立春将至,北京东城区建国门街道在古观象台举办“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