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天下 >> 国内  >> 正文

中欧投资协定要来了,中国与世界保持“挂钩”为何如此重要?

www.taihainet.com 来源: 中国新闻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中国焦点面对面)中欧投资协定要来了,中国与世界保持“挂钩”为何如此重要?

  中新社北京1月25日电 题:中欧投资协定要来了,中国与世界保持“挂钩”为何如此重要?

  ——专访中国欧盟商会主席伍德克

  中新社记者 庞无忌

  历时7年之久的中欧投资协定谈判终于在2020年12月30日宣告完成,也是在2020年,一个重要的变化悄然发生——前十个月中国首次超过美国,跃升为欧盟第一大贸易伙伴。中欧投资协定为何如此重要?未来中国和欧盟的合作和竞争前景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中国欧盟商会主席伍德克(Joerg Wuttke)接受中新社“中国焦点面对面”专访,进行权威解读。

  访谈实录摘编如下:

  中新社记者: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在2020年底如期完成。您如何看待这一协定的意义和价值?

  伍德克:这个协定花了7年时间才谈妥,期间我一度认为,协定可能谈不成了,但到了去年夏天,它又恢复了活力,而且幸运的是,协定在2020年12月份达成了。

  我认为,它有两方面意义:首先,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完成是一个象征,说明欧洲和中国可以一起把事情办成,我们可以达成一项对双方都有利的协议,这是非常好的。

  第二,它确实为欧洲公司(进入中国)开放了更多的市场,也就是说它在中国内部创造了更多的良性竞争,这对中国经济也是有好处的。同时,它也为中国企业进入欧洲市场打开通道。对我来说,这个谈判的达成,真的是中欧双方经过长期艰苦努力后形成的“双赢”。

资料图:中国的货物通过中欧班列运往欧洲。林启帆 摄

  中新社记者:疫情发生以来,中国迅速恢复经济让不少欧盟企业受益。据您了解,目前欧企对进一步加大对华投资持何种态度?在投资决策过程中,欧企最看重中国市场哪些方面?

  伍德克:新冠肺炎大流行不是件好事,但它确实引起了一些讨论,比如:我们是否应该把更多的资金分散开来?我们是否应该在其他国家做更多事?

  中国欧盟商会有1700多个会员,覆盖中国的9个城市。在10年前,我们做过一个调查,问会员企业“是否考虑离开中国?”当时,20%的受访者有这个想法。我们在2020年2月份又问了这个问题,那时正是中国疫情形势比较严峻的时候,(这一次)只有10%的受访者说考虑离开。

  中国经济(每年)贡献全球增长的30%,所以对企业来说,待在这里,参与这个市场非常重要。未来几年,欧洲公司都会继续深耕中国市场,这一点不会改变。

  中国的制造业一直是强大的,包括汽车、化工、机械、建筑等行业(走在世界前列)。不过,中国在服务业方面有点落后。我希望中欧投资协定能够为保险、本地运输、建筑、医疗以及银行等行业投资更多地打开市场。

中国欧盟商会主席伍德克(Joerg Wuttke)接受中新社“中国焦点面对面”专访。中新社记者 韩海丹 摄

  中新社记者:随着中欧(经贸)相互依存度加深,双方竞争性也逐渐加强。今后欧盟企业在中国的发展是否因此需要转型?

  伍德克:中国希望更加开放的这一事实,说明中国对引入竞争的渴望。竞争和需求才能推动研发和创新。你不能只是把钱扔到实验室,希望畅销的好产品凭空出现,(这一创新过程)必须建立在有人想买这个产品的基础上。这就是中国所扮演的角色,所以(创新)是一个关于需求的故事,只有需求才能带来这样的变化。

  以德国汽车为例,高端的汽车,比如说奔驰S系、宝马7系或8系,在德国购买者大多平均年龄50多岁,而这些产品的中国消费者平均年龄是35岁。这个需求的故事,在中国是由设备和信息技术驱动的。所以这不仅有利于欧洲公司为中国市场开发汽车,也(有利于)为全球市场开发产品。这就是为什么中国不与世界脱钩、继续向世界其他地区保持开放如此重要的原因。

  14日中国欧盟商会推出一个关于“脱钩”的报告,说明脱钩的危害,比如:它会让经济变得七零八落、抬高价格,让问题变得更加复杂,所以我们希望把声音传递给中国和欧盟政府,我们真正希望看到的是“挂钩”。

  中新社记者:同为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文明,中国与欧洲能提炼出哪些共同价值?您认为中欧文化乃至文明进一步融合需要克服哪些障碍,能取得怎样的前景?

  伍德克:我觉得欧洲和中国的相似之处是对各方面历史遗产的热爱,我希望这种热爱是不带民族主义寓意的,比如“我的遗产比你的好”这种想法。我认为这是基于数百年文化积淀而衍生出来的审美(共同点)。中国购买的全球奢侈品50%来自欧洲,如果没有中国,法国、意大利等国就不会生产这些美丽的东西。

  我们(也应该)意识到,他们背后有着非常不同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我们必须承认这一点,你可以过你的生活,我可以过我的生活,但不要试图去干涉对方。我们看到现在有越来越多来自各方面的干涉,例如试图纠正一个人的思想或者行为,我们把这种干涉叫做商业的政治化。但我们不希望被政治化,我们希望关注的是消费者、我们希望建立供应链,这就是我们需要面对的挑战。

  但总的来说,我认为中国和欧洲的共同点是多于对立面的。

资料图:当地时间2019年1月29日,第五届中国—欧盟文化艺术节的一场演出结束后,担任钢琴协奏的荷兰钢琴家拉尔夫·范·拉特与京剧青衣演员炼雯晴携手谢幕。中新社记者 德永健 摄

上一页 1 2下一页
相关新闻
中国疫苗正成为全球公共产品(大健康观察·新冠疫苗来了③)

图为1月22日,在巴西首都巴西利亚的一家福利院,医护人员为老人接种新冠疫苗。  巴西国家卫生监督局1月17日宣布,给予中国北京科兴中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研发的新冠疫苗克尔来福紧急使用许可。巴西1月18日正式开始全国新冠疫苗接种,生活在福利院的老人在首批接种人群范围内。  卢西奥·塔沃拉摄(新华社发)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处于全球大流行阶段,严重威胁各...

中国成日本第一大出口国,释放三重信号

资料图:日本本田汽车员工在武汉的工厂工作 (图片来源:共同社) 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日本财务省1月21日发布2020年贸易统计速报显示,日本2020年出口总额减少11.1%,但对中国出口增长2.7%。日本对中国出口占日本总出口额的比率提高至22%。这意味着,在对新冠疫情持续扩大...

中国经济交出疫情下最好答卷(国际论道)

联合收割机在河北省泊头市西辛店乡大付村的麦田里作业。  新华社记者 牟 宇摄 在隧道股份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机械制造分公司生产车间,工人对“骐跃”盾构机进行安装调试。  新华社记者 方 喆摄 顾客在北京市朝阳区朝阳大悦城购物。  新华社记者 李 欣摄 中国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数据,202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为1015986亿元,首次突破100万亿元大...

中国吸收外资逆势增长 成为2020年全球最大外资流入国

△图片来源:网络   当地时间24日,联合国贸发会议发布《全球投资趋势监测》报告,报告指出,流入英国、意大利、俄罗斯、德国、巴西和美国的外国直接投资急剧下降。联合国贸发会议投资和企业司司长詹晓宁在接受总台记者采访时表示,2020年中国吸收外资逆势上涨,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外资流入国。2020年流入美国的外资下降49%,降至1340亿美元,英国、德国和日本...

拜登政府应当抓住契机重启中美关系

付随鑫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美国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1月20日,拜登在国会山宣誓就职并发表就职演讲。在22分钟的演讲中,拜登把绝大部分时间用来呼吁团结,应对疫情、恢复经济、确保种族平等,只有寥寥几句涉及对外关系。拜登承认美国在世界上扮演的角色出现了危机,并承诺将修复同盟关系,让美国重新与世界接触,继续引领世界。 拜登在就职演讲中只字未提中国,但正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