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天下 >> 国内  >> 正文

浩瀚太空新添“吴伟仁星”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国际在线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院士

“吴伟仁星”国际命名公报

    9月8日,“吴伟仁星”命名仪式在北京举行。为褒扬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院士在月球与深空探测领域的突出贡献,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批准将编号为281880号的小行星正式命名为“吴伟仁星”。

  此次命名的“吴伟仁星”由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近地天体望远镜发现,于2011年6月获得国际永久编号281880号。2020年4月,由何梁何利基金评选委 员会和紫金山天文台推荐,经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下设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审议,“吴伟仁星”的正式命名获得一致通过。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台长常进表示, 小行星命名是一项国际性、永久性的崇高荣誉,获批后将为世界各国所公认,永载天文史册,“小行星在探讨太阳系的起源演化、地球生命的起源乃至未来宇宙资源开发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早年发现的小行星都用希腊神话中神的名字命名,随着小行星发现的增多,一些国家、城市和著名人士的名字逐渐上了天界。以人命名小行星,旨在彰显被命名人士在科学、教育、文化等领域所做出的杰出贡献。命名一 旦获国际批准,将成为该天体的永久性名,并为世界各国所公认。所以说,小行星的命名具有国际性和历史性,是一项崇高的国际荣誉。”

  吴伟仁院士是中国航天测控通信与工程总体技术著名专家、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是中国深空探测领域的主要开拓者和战略科学家。吴伟仁院士高度重视并主持开展中国深空探测发展战略研究和规划论证工作,目前,正致力于推动探月工程四期、月球科研站等工程规划论证工作。 吴伟仁院士8日表示,希望籍着此次小行星命名,激励广大青少年崇尚科学、探索未知、敢于创新,共同为加快推动中国由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迈进而不懈奋斗,“航天事业靠几代人一代一代的努力,所以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需要很多人前仆后继和薪火相传的。通过今天这个活动,我希望能够有更多的青年人投身到我们整个航天研制建设和整个应用的队伍中间来,一代一代帮我们国家由航天大国建设成航天强国,为人类、为我们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我们欢迎更多 的青年人投入到队伍里面来,向宇宙进军,向太阳系进军,向整个深空进军。”(记者 林维)

来源:国际在线

相关新闻
这个国际品牌直接用“厦门”命名 它是古龙食品的前身,113年前就设厂于鼓浪屿内厝澳

▲虎头山下的厦门酱油厂旧图 ▲厦门酱油厂在报纸上的广告   台海网8月23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崔晓旭/文 沈威/图) 2020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抗战的艰苦岁月,厦门人至今难以忘却——厦门沦陷的日子,大批难民涌入鼓浪屿,好在,有爱国企业伸出援手...

首颗龙虾眼聚焦X射线技术卫星成功入轨工作:将深度探测暗物质信号

该卫星将成为国际上首颗在轨工作的、应用了龙虾眼聚焦X射线技术的空间探测卫星。南京大学供图 25日,记者从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获悉,当天中午11时13分,由南京大学自主研发的“龙虾眼X射线探测卫星”搭载长征四号乙遥四十五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入轨,该卫星将主要完成在X射线能段深度探测暗物质信号的研究工作。   据介绍,“龙虾眼X射线探测卫星”由南京大学...

揭秘“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八大“硬核”科技

中新社兰州7月23日电 7月23日12时41分,伴随着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发射,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五院510所承担研制的火星能量粒子分析仪、国旗装置、火星车“防护服”、空间活动零部件、二次电源组件等“硬核”科技实现首次火星探测之旅。   火星是否存...

中科院多单位参与“天问一号”研制 突破地火数传等关键技术

中新网北京7月23日电 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23日从海南文昌成功发射升空。记者当天从中国科学院获悉,该所属13家单位作为主要研制单位参与“天问一号”相关任务研制,突破地火远距离大数据量数传等多项关键技术,为“天问一号”发射任务圆满成功发挥出不可替代...

刚刚,一颗足球场大的小行星以每小时20000英里的时速和地球擦肩而过

图片来源: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网站 【环球网报道 记者 乔炳新】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网站消息,一颗被命名为“2002NNA”的小行星,在6月6日飞掠地球。与地球的距离约为320万英里(510万公里),约为地月距离的13倍。NASA同时表示,该小行星并没有撞击地球的危险。 美国space网站称,这颗小行星和地球最接近的时间为格林尼治时间3点20分(北京时间11点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