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湖南代表团审议时,专门询问了十八洞村大龄青年“脱单”问题——“去年有多少人娶媳妇儿?”
与会代表告诉总书记:“7个。”
2017年,总书记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特别讲到了十八洞村小伙子“脱单”的故事:“2013年我到过的湖南湘西州十八洞村,3年多时间摘掉了贫穷帽子,实现了全部脱贫,当年的40个光棍已有一半成了家,而且新娘都是外村人。”
2020年5月,习近平在山西考察时走进大同市云州区西坪镇坊城新村搬迁户白高山家。在与一家人坐在炕沿上拉家常时,总书记特别问道:“现在外村姑娘都愿意往这嫁了吧?”
“可不是!如今生活好了,人家也愿意来了。儿子原来一直打光棍,去年找到了媳妇,今年我们老两口抱上了孙子。”白高山笑得合不拢嘴。
对村民婚姻大事的关切背后,是对贫困地区脱贫攻坚进展的深情关切。
“一带一路”上“喜结连理”
从约旦远道而来的穆罕奈德和中国姑娘刘芳喜结连理,把根扎在中国的故事,连习近平主席都知道了。
2014年6月5日,在中阿合作论坛第六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讲述了穆罕奈德的奋斗故事:“他把原汁原味的阿拉伯饮食文化带到了义乌,也在义乌的繁荣兴旺中收获了事业成功,最终同中国姑娘喜结连理,把根扎在了中国。”
“一个普通阿拉伯青年人,把自己的人生梦想融入中国百姓追求幸福的中国梦中,执着奋斗,演绎了出彩人生,也诠释了中国梦和阿拉伯梦的完美结合。”习主席这样称赞道。
2002年,穆罕奈德和刘芳从广州来到义乌,开始经营义乌第一家阿拉伯餐馆。在彼时的阿拉伯商人圈中,这家餐厅成为接待客商洽谈生意的“绝佳去处”。
多年来,穆罕奈德真切地感受到,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推进,义乌的“全球贸易”愈发繁荣,到餐厅洽谈的中外商人也越来越多。穆罕奈德和他经营的这间餐厅,见证着“一带一路”沿线正在发生的“共赢”故事。
在民政局祝福新婚小夫妻:“祝福你们!”
习近平总书记时刻牵挂着民生民情。
2014年3月17日至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一行赴兰考调研指导教育实践活动。3月17日,他来到位于阳光大厦的兰考县为民服务中心,步入一楼大厅,习近平向工作人员和前来办事的群众问好,他先后来到地税局、财政局、规划局、房管中心的服务窗口,了解工作流程。
在民政局窗口前,总书记询问办结婚证都需要什么证件,每天来办证的多不多,还特意让工作人员递过来一本结婚证,看看样式,他亲切地对刚刚在这里领了结婚证的一对名叫杨坤、李丹丹的小夫妻说:“祝福你们!”
“你们这里双休日办不办证?”总书记问工作人员。“办,我们可以调休,但不能让老百姓等。”
“那就等于是全天候服务了。”总书记满意地点点头。
关心关注领结婚证方不方便,是对基层服务群众情况的一次“检阅”,总书记叮嘱说:“为民服务不能一阵风、虎头蛇尾,不能搞形式主义。”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