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总书记指出的:
历史是现实的根源,任何一个国家的今天都来自昨天。只有了解一个国家从哪里来,才能弄懂这个国家今天怎么会是这样而不是那样,也才能搞清楚这个国家未来会往哪里去和不会往哪里去。
充满活力,发展中国家,这侧重讲的是中国的现在,但同样也展现出对中国发展潜力和美好未来的坚定信心决心。
毫无疑问,中国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改善物质生活条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依然极其繁重。
但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金光大道上的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中国,“充满活力”,民族复兴的前景光明在望。可以预期,新时代的中国必将持续为人类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读懂了悠久历史、古老国度、充满活力、发展中国家这四个关键词,国际社会就能更加客观理性地观察和认识中国。
总书记6年前在布鲁日欧洲学院的演讲,就对此有过透彻、清晰的阐述:
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中国人民近代以来170多年斗争史,中国共产党90多年奋斗史,中华人民共和国60多年发展史,改革开放30多年探索史,这些历史一脉相承,不可割裂。脱离了中国的历史,脱离了中国的文化,脱离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脱离了当代中国的深刻变革,是难以正确认识中国的。
接下来,再看总书记的三个重要论断:
中国要和平不要霸权。
中国是机遇不是威胁。
中国是伙伴不是对手。
总书记用三组对比词,表达了新时代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鲜明态度与坚定信心。
关于和平与霸权。中华民族历来是爱好和平的民族。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曾遭到帝国主义列强长期侵略和欺凌,但中国人民从中学到的不是弱肉强食的强盗逻辑,而是更加坚定了维护和平的决心。
正如总书记指出的,“中华民族的血液中没有侵略他人、称霸世界的基因,中国人民不接受‘国强必霸’的逻辑,愿意同世界各国人民和睦相处、和谐发展,共谋和平、共护和平、共享和平”。
关于机遇与威胁。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需要中国。中国发展壮大,带给世界的是更多机遇而不是什么威胁,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各国人民。
中国欢迎各国搭乘中国发展的“快车”“便车”“顺风车”,一起实现共同发展。
关于伙伴与对手。“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图共赢,是新时代的中国与世界共同的愿望和责任。
中国是国际社会可以信赖的伙伴和朋友,始终致力于推动建设全球发展伙伴关系,促进各国共同繁荣。
疫情冲击下的世界正在并将持续发生深刻变化,面临更多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后疫情时代”的中国,将继续以负责任的大国担当,为不稳定不确定的世界注入更多的稳定性确定性,为共同开创人类美好未来增添信心与动力。
来源:学而时习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