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天下 >> 国内  >> 正文

留住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根与魂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央广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2020年6月13日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全国各地围绕“文物赋彩全面小康,非遗传承健康生活”主题开始先后举办异彩纷呈的活动,以文物增强文化自信、点亮人文城市、提振乡村振兴、助力脱贫攻坚、非遗传承进校园社区等不同形式,传播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传承的现实意义。

  作为国家文化建设重要主题活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近年来更加着意使公众成为活动的主人,将国家行动转化为每一个国民的文化自觉。以营造出保护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提升国民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关注和保护文化遗产。

  众所共知,中国历史悠久,文明源远流长。各族人民创造了宝贵的文化财富,可移动和不可移动文物存世浩繁,非物质文化形式之多样、内容之丰富世界少有。这些文化遗产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血脉”流淌不息,以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激扬向上的活力维系中华文明绵延不断,这是中国文化之魂,是民族精神之根,更是在世界上引以为豪的瑰宝。

  崇德向善,明德惟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滋养着每个中国人的精神基因。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只有从文化自觉走向文化认同、文化自信,我们才能在世界文化的激荡中凝聚力量、站稳脚跟。

  在当下移动通讯和数字化的大趋势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传承尚需不断创新传播方式,以遗产日活动为契机充分展示、彰显,培养下一代人的中华文化情怀。让优秀传统文化数字化、将古代经典作品网络化并免费传播,让优秀传统文化这棵大树在儿童和青少年心中根深叶茂。

  传统文化进校园、进社区展现的是“活色生香”的真善美,传承的是继往开来的精气神。近年来宁夏等地推进传统文化进校园大受欢迎,这种鲜活的、生动的体验和实践,让传统文化的种子悄悄扎进了学生的心里,渐渐成为一种记忆、一种认同、一种情怀,开始生根发芽。这种在家国情怀和社会关爱教育、重点的人格修养教育等方面的经验都值得总结和推展。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核包涵文化复兴,中华民族文化的复兴必将深刻影响中国发展的高度、深度与广度。我国目前已建立起较为完备的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和保护体系,文化遗产得到全面有效保护,保护文化遗产意识已深入人心,逐渐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

  铭记历史面向未来,留住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根与魂。每一个国人都要善于从中华文化宝库中萃取精华,继承中讲创新,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中华文明在新时代更加彰显影响力、凝聚力,永葆青春活力,在世界文明进程中历久弥新始终熠熠生辉。(评论员 廉军)

相关新闻
沿着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时的“非遗”足迹

船只在浙江杭州西溪湿地水道上行驶(4月1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翁忻旸 摄   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的一件大事,在地方考察调研时多次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点赞。   党的十九大后首次调研,他在江苏徐州马庄村买下村民制作的...

郑家建:两岸教育文化工作者当同心勠力 促进两岸青少年交流融合

针对民进党当局对中小学教科书进行“去中国化的一系列政治操弄,全国人大代表、福建师范大学副校长郑家建表示,两岸教育文化工作者应同心勠力促进青少年交流,开发、推广、创新中华文化“精神产品”,增进台湾青少年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 全国人大代表、福建师范大学副校长郑家建 ...

台湾人,你为什么会失落?

曾经有不少人认为,中华文化在台湾传承得最好,只有在台湾,才能学到正统的汉学、品到纯正的中华。也曾经,去台湾旅游的人,带回几件文创产品,也要跟亲友炫耀。但现在,依然敢大声说台湾文化“最中华”的台湾人还有几个?拿着台湾文创产品爱不释手的,又还有几人? 金马奖,华语三大电影奖之一,在华语地区广受赞誉几十年,是台湾几十年努力的成果,也曾经代表了台湾...

南阳烙画大师张彦:“非遗传承”放异彩 “火笔画廊”写辉煌

小小一支火笔(烙画用的电烙笔),方寸之间花开富贵,蜂蝶自来;商圣范蠡生动逼真,松鹤延年图厚重古朴,花鸟虫鱼相映成趣,马到成功气势磅礴,钟馗像让鬼闻风丧胆......来到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南阳烙画传承人、南阳工艺美术大师张彦的烙画创作室,让人瞬间感觉的浓厚艺术气息,烙画艺术的博大精深让人叹为观止。   烙画大师张彦(左)和学生刘伟(右)在一起   ...

媒体:青年在抗疫阻击战中为中华文化注入新内涵

青年在抗疫阻击战中为中华文化注入新内涵   “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是好样的,是堪当大任的”。3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回信中,肯定青年在疫情防控斗争中“彰显了青春的蓬勃力量,交出了合格答卷”。   此次抗击疫情的4.2万余名驰援湖北的医务人员中,有1.2万余名是90后,其中相当一部分还是95后甚至00后。在这场特殊的阻击战中,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