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天下 >> 国内  >> 正文

西湖今年出生鸳鸯宝宝创纪录 志愿者提醒勿惊扰

www.taihainet.com 来源: 中国新闻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据浙江野鸟会方面消息,截至5月30日,今年西湖鸳鸯宝宝总共出生了15窝,共计139只,属历年之最。此外,今年的第12窝鸳鸯宝宝总共17只,创下了西湖小鸳鸯单窝数量之最。同时,志愿者也提醒游客勿喂食惊扰。

 

  鸳鸯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以前每年冬天会从北方飞来杭州,来年春天飞回北方。随着气候变化,一部分鸳鸯从候鸟变成了留鸟。为了保护鸳鸯平安长大,从2017年开始,浙江野鸟会、杭州市鸟类与生态研究会带头成立了西湖鸳鸯护卫队。

  在管理部门和志愿者的共同保护之下,鸳鸯繁殖记录不断攀升。

  浙江野鸟会会员、西湖鸳鸯护卫队发起人之一大陆介绍,2017年,发现6窝共45只鸳鸯宝宝,起飞25只;2018年,发现10窝共60只鸳鸯宝宝,起飞41只;2019年,发现13窝共102只鸳鸯宝宝,起飞68只。

  每年鸳鸯繁殖期,大陆几乎每天都在西湖边,翻看他的朋友圈就可以了解到鸳鸯宝宝的出生、成长记录。

  近期最为惊喜的是,不少志愿者拍下了今年的第13窝鸳鸯出窝全过程,鸳鸯宝宝们从树洞里往外面探头探脑,奋力往下一冲,就落到了水面,自由自在地游起来。

  大陆告诉记者,鸳鸯会在西湖周边寻觅3米至10米高的天然树洞作为自己的爱巢,生蛋孵育下一代。鸳鸯在巢中孵化时间一般为20多天。

  志愿者们发现鸳鸯小窝后,会在远处守护。遇上鸳鸯宝宝出窝时,志愿者便会引导来往车辆小心慢行,以免鸳鸯宝宝过马路时被来往车辆误伤。

  志愿者“猫咪”常带着孩子来看望鸳鸯宝宝,也会通过视频提醒市民游客,不投食、不惊扰。

  为了保护小鸳鸯,人为捕捉及其他伤害事件发生时,志愿者总会第一时间阻止;根据小鸳鸯的日常活动行为,志愿者会制作观察记录。

  浙江野鸟会副理事东斯介绍,今年的第一窝鸳鸯宝宝在5月25日已经满月了,再过20天左右,它们将会飞上西湖上空。(江杨烨)

相关新闻
赵文卓向杭州西湖景区捐赠抗疫物资

中新网杭州2月17日电 (江杨烨 王潇婧)“我们已经看到曙光;胸怀祖国、众志成城,我们定能战胜困难……”在专门为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以下简称“西湖景区”)抗击疫情录制的视频中,艺人赵文卓积极发声,邀请大家待到春暖花开时,再来杭州西湖相聚。 图为赵文卓为抗击疫情拍摄的公益...

福州西湖:“老西湖”话“苍烟古木”

柠檬桉   合欢树   老榕   白兰花   龙眼树   异叶南洋杉   陈信云 摄 台海网12月30日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 福州西湖初凿于公元282年,至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曾以“未嫁西施”独步千年。“天下西湖三十六”,福州西湖名列“西湖八子”(八大西湖);福州西湖公园初创于1914年,至今已逾百龄。其鸟瞰图于2018年3月21日国际森林节这天,耀眼夺目地覆盖了联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