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成为人类共同面临的“大考”。面对完全陌生的“考题”,中国成为最初的“考场”。
三个多月时间、14亿多人参与,一张张“战疫答卷”陆续呈现在世人面前——中国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初步遏制了疫情蔓延势头,用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将本土每日新增病例控制在个位数以内,用三个月左右的时间取得了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的决定性成果。
在媒体披露的中国最高领导人习近平于疫情发生后的第一份重要指示中,他即强调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
“生命和健康至上”成为中国战疫的主旋律,不惜代价救治患者成为中国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截至4月19日,中国各级财政共拨付疫情防控相关资金1452亿元(人民币,下同),其中重要一项就在于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救治。截至4月6日,所有确诊和疑似病例的医保结算涉及总费用约14.86亿元。
在救治一线,医护人员立下“你若以性命相托,我必以生命相守”的誓言;在乡村社区,基层工作者用不知疲倦的脚步织成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在中国疫情最为严重的武汉市,截至4月16日有7位百岁老人治愈出院;在重病重残儿童占98%的全国1200多家儿童福利机构内,所有孩子无一人感染。
4月4日清明节,中国举行全国性哀悼活动,共和国旗帜为在抗疫一线牺牲的烈士和逝世同胞低垂……
——以人为本、生命至上,中国战疫在惨烈的疫情中释放出直抵人心的温度。
疫情发生后,中国第一时间向世界卫生组织通报情况,第一时间向世界各国分享新型冠状病毒的基因序列,第一时间展开国际合作……中国以最先直面“大考”的实践,及时向其他国家和地区发出警示、提供借鉴,并毫无保留地分享经验,以人力、物力驰援。
1月23日,武汉“封城”,这个九省通衢之地、逾千万人口的特大城市以“停摆”76天的巨大代价,遏制疫情蔓延。当日武汉火神山医院启动建造,并在短短十天后开始接收患者。随后雷神山医院和16家方舱医院均以“中国速度”相继投入使用。在万家团圆的除夕之夜(1月24日),第一支援鄂医疗队逆行抵达武汉。至1月29日,全国31个省份全部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
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在中国已是人尽皆知的“四早”传递出分秒必争的紧迫感……
——与时间竞争、与病毒赛跑,中国战疫在充满未知的风险中上演着生死时速。
疫情就是命令。全国346支医疗队、逾4.2万名医护人员驰援湖北。顶级的专家团队、最先进的医疗设备以及各种优势资源汇集于中国战疫的主战场参与攻坚。
14亿人主动进入自我隔离状态。中国各级慈善组织、红十字会接收社会各界支持抗疫的捐赠资金约419.94亿元,其中互联网捐赠超过4200万人次;参与疫情防控的注册志愿者584万人,记录志愿服务时间达1.97亿小时……
——万众一心、人人皆“兵”,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中国战疫在强大的凝聚力下诠释出参与者的广度。
为保障疫情防控的秩序,中国执法部门重拳出击。市场监管部门严打哄抬物价、发国难财者;公安部会同其他部门开展专项打击整治行动,加大对涉野生动物犯罪活动的打击力度;截至4月16日,全国检察机关共审查批准逮捕涉疫情刑事犯罪案件2910件3517人,审查提起公诉1980件2416人。
黄冈市卫健委“一问三不知”主任被就地免职;山东任城监狱暴发聚集性疫情,涉嫌玩忽职守等罪名的11人被立案审查;“封城”期间武汉某刑满释放人员到京后确诊,相关部门和负责人被追责……
——拨乱反正、补偏救弊,中国战疫在依法保障和问责机制中彰显出整纲肃纪的强度。
根据国内疫情形势的变化,中国不断调整应对策略。各地科学防治、分级分区精准施策,制定差异化的县域防控和恢复经济社会秩序的措施,疫情下的中国逐步复苏。
官方数据显示,至四月中旬,中央企业复工复产率已达到99.4%,全国中小企业复工率为84%。与此同时,中国消费市场快速回暖。五一小长假期间,全国实物商品网络零售额同比增幅高达36.3%;全国共计接待国内游客1.15亿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475.6亿元。
各地大中小学陆续开学,截至5月11日,返校复课的学生总数超过1亿……
——鉴机识变、有序“重启”,中国战疫在疫情阴霾下探索着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深度。
正如世卫组织发布的第七十六期新冠肺炎疫情报告所言,中国人民为遏制疫情蔓延作出巨大努力,产生积极成效。中国经验正在帮助其他国家的抗疫行动。
这一张张浓缩了所有炎黄子孙共同努力的“战疫答卷”,在令人感叹的同时也让人释然——
因为,这里是中国。
(中新社记者 王祖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