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江河,万亩山川,托起亿万生灵,和一个大国。
3月,再访浙江安吉余村、深入西溪湿地。
4月,走进陕西秦岭大山,察看生态保护修复情况。
5月,来到山西汾河岸边,了解“九河”综治成果。
这个春天,习近平总书记三度“寻山访水”,一盘大棋,再落一子。
一、守护山水
山河承载岁月,生态需要守护。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生态的关切历历在目:
2012年,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2013年,提出“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2014年,“保护生态环境”列入全面依法治国内容;
2015年,“绿色”列入新发展理念;
2016年,大气、水、土壤污染治理的立体作战图全面绘就,《关于设立统一规范的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意见》审议通过;
2017年,“污染防治攻坚战”成为十九大提出的“三大攻坚战”之一;
2018年,“生态文明”写入宪法;
……
前年,湖北,总书记乘船考察长江,并主持召开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
去年,河南,总书记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
今年,山西,总书记又来察看黄河第二大支流,汾河。
太原晋阳桥边,话语意味深长:“治理汾河,不仅关系山西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也关系太原乃至山西历史文化传承。”
↑2020年5月1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太原考察调研。这是习近平在汾河太原城区晋阳桥段向市民挥手致意。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