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翟璐
每个人的成长都伴随着母亲的付出,“母亲”这个词永远是每个人心中最特别的存在。一年一度的母亲节将至,你想好怎么对母亲表达这份爱了吗?在今年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中,许多母亲选择了奔赴前线,她们迎难而上,冲锋在前,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彰显巾帼力量。在生活中,她们是冲在一线雷厉风行的“女超人”,亦是孩子眼中温暖的好妈妈。在这个特别的节日里,让我们再一次回顾疫情之下这些感人的故事。
妈妈是我的学习榜样
图为母亲杨春蓉正在为女儿李斯羊调整口罩。 李锴 摄
疫情当前,她们既是母女,也是战友。面对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因为班次不同,两人平日里相聚很少,只能通过微信、电话进行沟通,给彼此一些鼓励,叮嘱对方一定要注意个人防护。
图为T7次列车即将驶出绵阳站,母亲杨春蓉与女儿李斯羊挥手道别。 李锴 摄
人流集聚交汇的火车站是疫情防控的重要场所。作为客运班组长,杨春蓉除了核对客调命令,组织旅客购票、进站、候车、登车,与列车长进行安全交接,处理旅客投诉外,还要负责发热病人处置、候车室通风消毒、职工防疫物资发放。
而对女儿李斯羊来说,列车车厢就是她的“战斗”阵地。受疫情影响,出行的旅客不多,66人定员的硬卧车厢,一般只有20余名旅客。虽然车厢里空荡荡,但是她觉得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警惕。“当前的防控形势很严峻,旅客流动性大,容不得半点马虎。”李斯羊说,妈妈是她的学习榜样。
来自妈妈的一封“家书”
图为杨亚君赴湖北一线临行前一天和儿子许鹤龄在家中合影。许鹤龄供图
“宝贝儿子,妈妈很久没有这么称呼你了,可能不习惯吧……”当22岁的许鹤龄看到妈妈杨亚君在湖北荆门沙洋县用会议记录本写的一封“家书”时,瞬间泪奔。
年近5旬的杨亚君作为内蒙古呼伦贝尔市一名医护人员,主动请缨赶赴湖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一线。由于穿着防护服,很多人并不知道杨亚君是一名年近5旬的医护人员,更不知道她的肾还处于重度积水状态。“之所以要这么拼,这么干,我就是想给儿子树立个榜样,当国家有难时,要承担起责任……”杨亚君告诉记者,这也是她在信中告诉儿子“2020年努力做事,认真锻炼”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