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天下 >> 国内  >> 正文

疫情当前,农村脱贫怎么办?这些信息很“硬核”!

www.taihainet.com 来源: 新闻联播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24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加强农村贫困人口帮扶工作情况。疫情之下,如何保障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有哪些新的脱贫方式和途径值得借鉴?发布会传递了众多“硬核”信息,一起来看!

  1.国家重大项目建设将优先安排贫困劳动力务工,怎么申请?

  向村镇报名,直接到村委会、驻村工作队申请即可;

  到人社部门,也可通过人社部门的就业平台进行网上申请;

 

  重点企业、重点项目跟政府部门对接,政府部门在当地发布重点工程项目、企业的用工需求,可到企业直接报名。

  2.就地就近就业有哪些渠道?

  当地扶贫车间、扶贫龙头企业复工复产,可吸纳一些贫困劳动力;

  创业致富带头人可带动贫困劳动力就业创业;

  开发扶贫专岗,涉及三个“一百万”,即一百万人的生态护林员岗位、一百万利用光伏扶贫的岗位、一百万护路员和保洁员岗位;

  各类涉农项目也可安排当地民众参与,包括贫困劳动力。

  3.技能培训上有什么补贴?

  贫困地区的培训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农民实用生产技术培训,帮助其科学种田,发展种养业;二是针对贫困家庭“两后生”的职业技能培训,“两后生”即高中毕业后和初中毕业后的学生,参加中职、高职学校的培训,帮助他们掌握技术,学习技能;三是面向成人贫困劳动力,各类职业技能的培训。这些培训都有奖补政策,给予补贴。

  “两后生”接受免费教育,还有一定的扶贫补助,每年每人3000元;成人的贫困劳动力免费参加培训,同时交通、生活都有一定的补贴,各个地方具体执行。目前,培训主要是在网上开展,贫困劳动力可在家注册,接受网络教育。网上考试合格之后,同样可以给予补贴。

  4.如何防范脱贫人口返贫?

  开展动态监测管理。去年底,已对建档立卡的已脱贫但不稳定户,还有收入略高于扶贫标准的边缘户进行了摸底,分别是近200万人和近300万人。受疫情影响,今年这两部分人可能会增多。近期正在指导各地将两类监测对象进一步核实,将之纳入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实施动态管理;

  落实帮扶政策。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对具备发展产业条件和有劳动能力的监测对象,可安排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对申请的扶贫小额信贷予以贴息,这个政策是跟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享受的政策一样。二是支持其参加经营技能培训、劳动技能培训。三是支持通过村内扶贫公益岗位安置就业;

  加强对监测对象帮扶措施落实情况的跟踪监测和效果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5.哪些措施消除疫情对脱贫攻坚的影响?

  通过点对点的方式,组织贫困劳动力返岗就业,同时以多种形式,促进就地就近就业;

  开展消费扶贫行动。直播带货是消费扶贫的一种重要方式;

  对受疫情影响还款困难的贫困户,扶贫小额信贷延长到年底,对贫困户新增贷款申请加快办理;

  加快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的拨付进度,压实项目实施的主体责任;

  对受疫情影响致贫返贫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要及时纳入低保、特供供养、临时救助等保障性政策的覆盖范围。

相关新闻
时隔一年看变化——甘肃东乡脱贫攻坚影像

拼版照片:上图为4月20日在甘肃东乡族自治县高山乡布楞沟村拍摄的已通车的折红二级公路(无人机照片);下图为2019年3月4日在布楞沟村拍摄的建设中的折红二级公路(无人机照片)。   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是全国唯一以东乡族为主体的县,属于“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

三江源头摘“穷帽”——青海高原脱贫攻坚扫描

树染新绿,花香渐浓,青海高原春天来了。脱贫攻坚战场传来捷报:位处三江源头的青海省,所有贫困县脱贫“摘帽”。   在平均海拔4058米、属于六盘山和四省藏区两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全覆盖的青海高原,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无疑是“硬仗中的硬仗”。在沟沟峁峁、山川林草间,洒下了高原人民努力战贫、拼力奋斗的汗水。   20万人“挪穷窝”   “山大沟深的沙沟山,不...

习近平:深刻领会什么是党和国家最重要的利益

4月20日至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他强调,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确保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谈秦岭生态环境保护 秦岭和合南北、泽被天下,是我国的中央水塔,是中华民族的祖脉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象征。保护...

“空心村”转型记

太行山深处,一个破败的小山村转眼间变为游客如织的景点,山西省晋中市和顺县小南会村通过激活闲置土地资产实现了脱贫致富的大跨越。   一把把生锈的大铁锁斜挂在风蚀雨剥的各家木板门上,仅供人行的小路在杂草中蜿蜒,小南会村曾是一个典型的“空心村”:贫困发生率近70%,户籍人口400人的村子里只住着100来位60岁以上的留守老人。   小南会村发生变化是从2016年...

一名返乡硕士的山区“茶园梦”

四月,青翠的八户山,戴着斗笠的茶农们穿梭在茶园里,十指翻飞,说说笑笑。忙碌的人群中,一张白净的娃娃脸格外显眼。那是村里的年轻人——不在省城当白领却回山里采茶的贾茜。   这是湖南省常德市石门县维新镇古城堤村。村里有座八户山,主峰海拔约900米,三面环水,云雾缭绕,山顶有一大片茶园。   2018年,30岁的贾茜回老家过年。这位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的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