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天下 >> 国内  >> 正文

武汉战“疫”中的铭记时刻

www.taihainet.com 来源: 新华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新华社武汉4月7日电 题:武汉战“疫”中的铭记时刻

  新华社记者

  滚滚长江水,巍巍黄鹤楼。

  这里是决胜抗疫的主战场。

 

  武汉胜则湖北胜,湖北胜则全国胜。

  自去年12月30日武汉发布针对疫情的首个紧急通知以来,这场突如其来、举世关注的疫情防控阻击战已持续整整100天。

  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全国各地勠力同心、星夜驰援,英雄的武汉人民识大体、顾大局,战“疫”已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果:武汉即将解封,逐步恢复往日容颜。

  回顾战“疫”中的日日夜夜,无数难忘时刻,永远令人铭记。

  疫情突发:“有人传人现象”

  “现在可以说,肯定的,有人传人现象。”“除非极为重要的事情,一般不要去武汉。”

  在1月20日国家卫健委组织的一场高级别专家组记者会上,钟南山院士代表专家组发出警示通报。

  此时,距武汉市卫健系统上报首起“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已有20多天。

  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与重症医学科主任张继先最早判断并上报新冠肺炎疫情:2019年12月26日,她陆续接诊多例奇怪的肺炎病人:一对老两口,伴有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CT显示肺部异常。随后又接诊4个类似病例。经历过“非典”的她,敏锐感受到潜在的危险。12月27日和29日,她两次上报疫情。

  此时此刻,一场超出人们想象的疫情正在袭来。

  12月30日,武汉市卫生健康委向辖区医疗机构发布《关于做好不明原因肺炎救治工作的紧急通知》。次日,中国疾控中心一早派出专家赶到武汉。1月8日,国家卫健委专家评估组初步确认新冠病毒为疫情病原;1月20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公告,将新冠肺炎纳入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防控措施。

  疫情发展出人意料,防控形势骤然紧张。

  武汉市三家定点医院800张床位很快收满病人。武汉市卫健委紧急腾出1200张床位,但依旧无法满足需求。

  随即,武汉腾出7家中型医院,改为专门收治新冠肺炎患者医院。新增医院一开门就挤满患者,发热病人求诊排起长队,全国各地陆续出现确诊病例……

  疫情,肆虐蔓延。

  武汉“封城”:摁下“暂停键”

  一座千万人口的城市,头一回不见车水马龙、熙攘人群,只有空荡荡的街巷、呼啸而过的风声。

  这是江城武汉摁下“暂停键”,处于“封城”状态中的景象。

  1月23日凌晨,武汉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通告:自当日10时起,武汉全市城市公交、地铁、轮渡、长途客运暂停运营;机场、火车站离汉通道暂时关闭。

  武汉疫情防控事关全局。“九省通衢”,武汉是全国高铁与高速公路枢纽,人流南来北往。春节临近,任由被感染群体四处流动,后果不堪设想。

  封一座城,护一国人。

  原本阖家团圆的春节,被彻底改变。少儿绘本作家、编辑陈颖是“老武汉”,往年春节意味着大家庭的团聚,可今年除夕,家里只有他和父母,一锅汤、两三道小菜构成了年夜饭。

  看疫情代替了看春晚,微信向亲友探询安康代替了春节的祝福。陈颖说:“这是一个永生难忘的春节,在这个城市的各个角落,大家为着同样的希冀,固守我们共同的家园。”

  世界卫生组织赴中国考察专家组负责人布鲁斯·艾尔沃德说,武汉人民“令人心碎”,又“让人动容”,他们身上表现出来一种巨大的责任感。

  举国驰援:与时间“赛跑”

  41架次,近6000人!

  2月9日,这是疫情防控以来武汉天河机场最繁忙的一天。

  从凌晨1点50分最早一架包机落地,直到深夜23时50分,一架架飞机,载着来自辽宁、上海、天津、河北、山西、江苏、浙江、广东、四川、山东、河南、福建等地的医疗队人员,载着来自各地的328.1吨防疫物资,昼夜不息、驰援湖北。

  疫情汹汹,形势严峻。缺物资、缺床位、缺医护、缺设备……八方驰援,源源不断。

  除夕夜,人民解放军闻令而动,450名首批医疗队队员搭乘军用运输机飞赴武汉。

  白衣执甲、尽锐出征!

  “我们把重症、感染和呼吸相关科室主任几乎都选派到了湖北,很多都有抗击非典的经验。”北京协和医院副院长韩丁说。

  全国各地共选派330多支医疗队,超过4万名医务人员驰援湖北。其中,重症医学科、感染科、呼吸科、循环内科的专业人员就达到了16000多人。

  驰援!院士们带队,冲锋在最前线——

  84岁的钟南山院士,在疫情暴发之际提醒公众“没什么特殊情况,不要去武汉”,但他自己却毅然坐上了前往武汉的高铁。他还多次视频连线医疗救援队,指导开展救治工作。

  73岁的李兰娟院士,2月11日穿上写着“武汉加油”四个大字的防护服,进入收治重症病人的ICU,逐一分析患者的病情。

  王辰、张伯礼、陈薇、黄璐琦、乔杰、仝小林……一位位院士“逆行”而来。他们是院士,更是战士!

  战“疫”,无数人挺身而出,微光成炬,照亮江城。

  得知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设急缺人手,告别家人,日夜兼程,河南太康县兰子陈村5名“90后”小伙自发组团、赶赴武汉;湖北红安向家一门五兄弟自驾赶来……4万多名建设者八方赶来,援建“两山”医院。荒芜之地,成如火如荼的工地。

  从事餐饮行业的24岁四川姑娘“雨衣妹妹”,听说武汉一些医护人员吃不上热饭,她带着厨师和食材,“逆行”十几个小时驾车从成都赶到武汉,每天送400至600份盒饭,一忙就是40多天。

  捐钱捐物,爱如江水奔腾不息流向武汉。

  中央确定全国19个省份对口支援湖北省除武汉市以外各市州,各路精兵强将星夜集结,奔赴前线时也带来了大量的紧缺物资。

  截至3月5日,湖北省已累计分配医用防护服460万件以上、N95口罩900多万只、医用外科口罩6000多万只。

  截至4月5日,武汉市红十字会共接收社会捐赠款超过16.9亿元。

  武汉,不是“孤岛”;武汉,从来都不是孤军作战。

  拉网排查:着力“应收尽收”

  遏制疫情,关键是切断源头。

  一场拉网式大排查,吹响了武汉阻断疫情扩散的总攻战号角。

  4.45万名党员干部职工,下沉到13800多个网格参与排查工作;1.9万名民警加强值守,成为防控前沿的尖兵。

  新上任的湖北省委主要负责同志,2月15日前往武汉部分社区检查管控情况,强调对小区严格实行封闭管理,坚决切断传染源、阻断传播途径。

  2月16日,武汉再次部署开展为期3天的集中拉网式大排查,摸清底数,推动落实“确诊患者百分之百应收尽收、疑似患者百分之百核酸检测、发热病人百分之百进行检测、密切接触者百分之百隔离、小区村庄百分之百实行24小时封闭管理”等“五个百分之百”,坚决遏制疫情扩散蔓延。

  青山区工人村街青和居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桂小妹每天都至少忙到晚上10点多。5235户居民,60岁以上老人占25%,其中独居、空巢、80岁以上老人占近七成……桂小妹眼中满是血丝,对网格化摸排“家底”门清。

  从一个患者,到一个家庭,到一个小区,再到一个片区……随着网越拉越大、越织越密,“四类人员”终于得到分类安置。

  防控壁垒日益牢固,民生保障同步夯实。

上一页 1 2下一页
相关新闻
进入4月后,武汉已经度过了那段最难熬的日子

继续治愈   进入4月后,很多迹象表明,武汉已经度过了那段最难熬的日子。   机械钻头的“哒哒哒哒”的声在深夜的街头重新响起;扛着麻袋的务工者,陆续从汉口火车站走出来去坐公交车;摩的师傅已经开始在街边寻客,环卫工人又在除路边野蛮生长的杂草。这座城市的毛细血管里,血液加速流动。   但在雷神山医院,垃圾焚烧炉里不时冒起的黑烟,还提醒着人们,这场...

习近平的武汉“情”

【学习进行时】4月8日,武汉将解除离汉离鄂通道管控措施,这座按下“暂停键”的城市“重启”了。习近平总书记一直牵挂着武汉,为统筹疫情防控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日夜操劳。新华社《学习进行时》原创品牌栏目“讲习所”推出文章,和您一起体悟总书记的武汉“情”。 4月8日,武汉将解除离汉离鄂通道管控措施。荆楚大地正在逐步恢复往日的容颜! 历经两个多月,从按下“...

武汉:即将“解封”,但“解防”的日子还不到

武汉 即将迎来“解封” 4月8日零时起 武汉市将解除 离汉通道管控措施 有序恢复对外交通 整整76天 这是武汉人民 乃至全国人民 捱过冬雪 奉献和牺牲 才盼来的春天 这是阶段性重要成果 令人振奋 但是 我们还不能放松 当前 国内外疫情形势 仍然复杂严峻 就在两天前 武汉市发出公告 将继...

武汉:41位“逆行英雄”共植“希望林”

新华网武汉4月5日电(赵旋 刘爱)种下希望,致敬英雄!包括援鄂疾控队队员、医护人员、公安民警在内的41位“逆行英雄”代表,5日来到武汉龟山南麓的洗马长街义务植树点,共同种下一片“希望林”。   这场特别的义务植树活动,是由武汉市绿化委员会办公室主办,汉阳区绿化委员会、...

解封在即!武汉三大火车站列阵待发

4月6日,武汉动车段技术人员在对动车进行全面检修保养,80多列动车静待重启。4月8日,离开武汉通道交通管制将解除,武汉3大火车站将始发到各地的客运列车。1月23日,武汉进行交通管制,从武汉始发的客运列车暂停营运。3月12日开始,武汉动车段逐渐复工,对全部动车进行深度保养维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