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岁末,回望2019年,国家在就业、工资、医疗、交通、脱贫、环保等多个民生领域持续释放改革红利,你我的民生获得感实实在在。
前10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193万人 全年指标提前达标
12月26日,工作人员在河北曲周工业设计创新中心三维打印室对产品进行三维数据扫描。 2018年以来,河北省曲周县以河北曲周工业设计创新中心为依托,为全县多个行业提供设计服务、设计人才培训、工业设计成果展示等多项服务,助推企业创新发展。 新华社记者 牟宇 摄
就业是经济的“晴雨表”,也是民生的“温度计”。今年前10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193万人,提前实现全年1100万人以上的目标,城镇调查失业率也始终保持较低水平。其中,创业带动就业成为新经济下的新探索,近年来,灵活就业成为稳就业的“压舱石”。
多地上调最低工资标准 6省份超2000元
全国道德模范、爱心人士为快递员送去“爱心礼包”并合影留念(12月25日摄)。 新华社发(胡鹏 摄)
作为一项“兜底”指标,最低工资标准直接关系到老百姓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生活。临近年关,一些省份陆续上调最低工资标准。11月,河北、辽宁开始执行新的最低工资标准。截至2019年11月,上海、北京、广东、天津、江苏、浙江6省份的月最低工资标准超过2000元。最低工资标准“稳中有涨”,既能切实提高中低收入者的实际收入,又稳稳地兜住了民生底线。
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减少1000万以上
9月24日,贵州省铜仁市万山区敖寨乡瓮背村驻村帮扶干部潘荣冬(左)和谭丽飞(中)在村民家中走访。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在12月19日召开的全国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2019年全国扶贫开发工作成绩单亮相:预计2019年减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00万以上,340个左右贫困县脱贫摘帽,易地扶贫搬迁建设任务基本完成,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取得重大进展,“三区三州”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由2018年的172万减少到今年底的43万,贫困发生率由8.2%下降到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