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天下 >> 国内  >> 正文

粤港澳青年齐聚广州共庆新中国70华诞

www.taihainet.com 来源: 新华社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新华社广州10月2日电(记者陆浩)“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10月2日,嘹亮的歌声在广州市荔湾区永庆坊响起,70位来自粤港澳的青年代表们唱响了对祖国的热爱。

当天,来自粤港澳的青年代表们在广州老城区走访,感受岭南历史文化,体验西关民俗风情。

粤港澳三地同根同源,同属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岭南文化。文化认同是粤港澳三地紧密联系、交流合作的重要纽带。

沿着永庆坊骑楼街缓步前行,青年们一同走进了粤剧艺术博物馆。在广彩展区,广州彩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谭广辉与三地青年一起,在瓷碟上一笔一画地描绘出一幅幅红艳艳的木棉花,以此表达对新中国70华诞的祝福。

在瓷器上完成木棉花的彩绘后,香港籍青年辛威强在瓷器的空白处用画笔写上“有国才有家”几个字。他说,有强大的祖国作为后盾,当代青年才能够大胆地追求梦想。对于港澳学生而言,一系列求学和就业优惠政策让他们有了更多的归属感。

中午时分,在西关旧街老巷内,青年们与当地居民街坊共尝长寿面为祖国庆生,共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伟大成就。

“我们想深入认识祖国,不仅是对于我们身份的认同,更重要的是寻找到我们的根,因为每一个人的命运都是和祖国联系在一起的。”香港青年刘瑛彤说。

土生土长的澳门青年张锦标七年前来到内地上大学。他表示,在内地时间越久,对祖国的了解也更加全面,对祖国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也不断加深,“今年也是澳门回归20周年,我真心希望祖国越来越美好。”

对于现就读暨南大学的香港籍学生邹利锋而言,国家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帮助港澳学生更好地融入内地城市,而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也为港澳学生提供了更多机遇。

他告诉记者,在毕业后打算留在广州就业或者创业,“国家对于港澳学生在内地发展的优惠就业和创业政策让我能够更好发挥自己所能,追求自己的梦想。”

当晚,粤港澳青年共同分享“国庆主题蛋糕”,并全体合唱《今天是你的生日》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相关新闻
港澳同胞谈"我和我的祖国":无国则无家,没有"一国"何来"两制"

10月1日上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这是群众游行中的一国两制方阵。 新华社记者薛玉斌 摄 新华社北京10月2日电 “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终于等到这一天,我们无比激动和感动”“祖国时刻保卫着我们,帮助香港渡过难关,让我们踏实,给我们信心”“没有国何来家,没有‘一国’何来‘两制’,香港命运与祖国命运紧...

新的历史伟业在召唤我们——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70华诞之二

新华社北京10月2日电 题:新的历史伟业在召唤我们——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70华诞之二   新华社评论员   气势磅礴的盛大阅兵,意气风发的群众游行,欢潮如海的纵情联欢……庆祝共和国70华诞盛典的一幕幕,让人热泪盈眶、心潮澎湃。神州大地歌声如潮、处处欢腾,人们为祖国史诗般的进步礼赞,对美好明天充满了憧憬。   “不断创造新的历史伟业”——习近平总书记在...

国之大典 军乐史诗——军乐团献礼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侧记

10月1日上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这是联合军乐团在演奏。新华社记者 姚大伟 摄   新华社北京10月2日电 题:国之大典 军乐史诗——军乐团献礼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侧记   新华社记者樊永强、杨雅雯、杨洋   10月1日清晨,一抹朝霞映照在天安门广场上空。   天安门广场国旗杆北侧,1300多人组成的中国人民...

聆听历史脚步声——欧洲档案见证中华民族踏上复兴之路

(新华全媒头条)特稿:聆听历史脚步声——欧洲档案见证中华民族踏上复兴之路   这张2019年9月5日在德国埃森许格尔庄园“中国厅”翻拍的照片显示,来自中国的炮兵在埃森操练射击火炮。新华社记者 单宇琦 摄   这张德国大众工厂档案馆提供的1983年4月11日拍摄于中国上海的资料照...

牢记初心使命 创造历史伟业——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在党政干部中引起热烈反响

新华社北京10月2日电 题:牢记初心使命 创造历史伟业——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在党政干部中引起热烈反响   新华社记者 齐中熙、樊曦   初心铸就伟业,使命引领征程。习近平总书记1日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在省区市各级党委政府党政干部中引起热烈反响。   大家表示,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