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地方,每一次走近都让我感动!
感动之时,我热泪盈眶!感动之时,我心潮澎湃!感动之时,我想高歌一曲!感动之时,我更想大声喊出——祖国,我爱你!
这个地方就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银海区侨港镇,位于天下第一滩———北海银滩海岸上的侨港镇!
如果不明白侨港镇的发展史,也许很难有这样的感动。
侨港镇的特殊意义在于:这是一个与中国改革开放几乎同龄的“难侨镇”,是个中国历史值得永远铭记的地方。
时光回到40年前,那时的国际风云突变……
1978年3月21日,三艘破旧的风帆渔船载着23人驶进地角港,北海出现了第一批被越南当局驱赶回国的难侨!接下来的时间里,20多万难民被迫离开海外的家园,他们扶老携幼从海上或陆地进入中国境内,形成了20世纪最大的难民潮,波及全球,震惊世界。当这些步履沉重、满身疲惫的归国游子,站在中国政府为他们设立的最大的渔民难侨安置点时,一无所有的他们,瞬时深切地体会到了祖国怀抱的温暖。
一个小渔村的海岸边突然涌来这么多无家可归的人,打破了平静,拥挤而忙乱。当时来往滞留在北海的难民有3万多人,他们蜗居在政府为他们盖好的油毡棚屋。这些油毡棚屋虽然看起来非常简陋,但大伙儿心里还是热乎乎的。毕竟有了一个临时安身之所,又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家”。跟那些漂泊不定、担惊受怕的日子比起来,这已经很好了。大部分难民们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开始在祖国怀抱中踏实过日子。
1979年6月2日,这对渔民难侨们来说,是一个值得永远庆祝的日子。因为这一天,中国政府提出的一个全世界从来都没有过的难民安置方案在北海实施。这一天,北海华侨渔民公社正式成立,这标志着从此以后,渔民难侨们再也不是暂时落脚在祖国海岸边的没有根的漂萍,而是可以堂堂正正地安居下来,成为祖国名正言顺的一分子了。
于是,这里成了广西最大的归侨难民集中安置点,也是广西唯一一个安置归侨并以捕鱼为主业的镇级行政区划。
一个乡镇机构的成立,由于它居民的特殊性,牵动了从中央到地方,从联合国难民署到各级涉侨部门官员的心,这无论是在新中国建设史上,还是世界历史上,都是不多见的。这个以华侨为对象建制的机构,不仅在当时是独特的,时隔40年后的今天,它仍然还是国内唯一的。
独一无二的难侨安置模式,让归侨、难侨们倍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新生活。他们跪在这片荒滩上,双手掬着泥土高高举过头顶,慎重许下“排除万难,自力更生,建设美好家园”的誓言。
然而建设美好家园,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单从“北海华侨渔业公社”到“新港镇”,再到“侨港镇”的名称更迭就能说明:美好生活是靠“干”出来的!
于是乎,一场声势浩大、热火朝天的难侨安置大建设,在北海市区以南数公里的南边岭1.1平方公里的荒滩海岸上开始了。
侨港人以坚强的毅力、开拓创新的精神,卷起裤腿,甩开膀子,披星戴月,夜以继日地在这片荒滩劳作,向渔、向海、向世界,用神话般的速度,将一片荒滩变成了美丽的海滨小镇,将“难民营”建成世界难民安置典范!
穿越40年风雨,侨港在烈火中涅蓜!
今天的侨港,从苦难中走来,在自信中傲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