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天下 >> 国内  >> 正文

《红楼梦》绘本出国 摆进书店奢侈品专柜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北京青年报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清·孙温绘全本红楼梦》 现有中英法意四种版本
  《红楼梦》绘本出国 摆进书店奢侈品专柜

  作为我国一级文物的清代画师孙温所绘230幅绢本工笔彩绘图书,将以怎样的面貌走向全世界并被海外读者认可?24日上午,今年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的“明星出版物”——《清·孙温绘全本红楼梦》首次亮相在中国青年出版总社展位上。这本书由中国红学专家撰写十万多字的节本配文,再通过译者和国外汉学家的精心审读,最终出版成中、英、法、意四种译文画册。

  该画册主编、策划人之一的中青国际总经理郭光向北京青年报记者透露,以上四种版本将于今年10月在法兰克福书展上向全球读者出版发行,今年10月还将在英国的一些高档商场书店奢侈品专柜里以200英镑的价格出售。

  翻译基础

  绘本用西洋焦点透视法 符合西方艺术审美标准

  据负责编撰此画册的中国红楼梦学会执行秘书长、红学专家何卫国介绍,《孙温绘本》共计24分册,含230幅画面,每幅约纵43.3厘米,横76.5厘米,是目前所见清末民初唯一的大型彩绘连环画本《红楼梦》。绘本画面为绢本,工笔设色,全图描绘了3000多个人物,表现小说情节详尽,描写人物繁杂,布景巧妙,笔法工细,体现了《红楼梦》绘画的高度成就。

  《孙温绘本》在绘画技法上,采用中国传统的青绿山水和界画技法,又参用西方传入的焦点透视法,具有清代宫廷新体画的风格。青绿山水和界画是中国传统的表现山水及楼阁建筑的绘画技法,焦点透视法则是明末清初西方传教士传入的绘画技法,再由郎世宁等西洋画家在清宫传授和大量创作实践,宫廷的许多画家都掌握了这种技法,形成了一种既具中国风采又符合西方画理的新型重彩工笔画。这种画风前后风靡一个世纪左右,对京都近畿画坛也产生了一定影响,在距离北京一百余公里的河北丰润,当地画家孙温、孙允谟受到此种宫廷新画风的影响就在情理之中了。

  对此,在何卫国看来,《孙温绘本》既适合表达《红楼梦》的故事,也符合西方读者艺术审美标准。所以,他在此基础上结合画作描述的故事情节撰写了十万多字的节本配文,通过译者和国外汉学家的精心审读,让海外读者只需要花几天或一个星期的时间,就可以阅读完这本图文并茂的《红楼梦》。

上一页 1 2下一页
相关新闻
一部《红楼梦》,是江南性情文化传统之大成

1904年,当王国维在上海印刷的《教育世界》杂志发表《红楼梦评论》,当他试图以个人的欲望主体来解释小说中的人物情感和悲剧命运时,我们发现,一个建立在现代意义的“红学”帷幕,在近代江南的中心地带的上海被轻轻拉开了。于是,理解《红楼梦》与近代红学的展开,聚焦于上海的江...

晴雯之死是“作死”?《红楼梦》里还藏着这些秘密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7月15日电(记者 上官云)“还有什么可说的,我不过活一日是一日,活一刻是一刻了。我知道,我横竖活不了三五天,我就好回去了。”87版《红楼梦》里,当晴雯说完这番话时,宝玉已经哭得泣不成声。   晴雯是《红楼梦》的重要人物。有人认为,晴雯是无辜屈死;有人说...

一部《红楼梦》,是曹雪芹对李商隐的应和

《红楼梦》第四十回中有这样一段描写,黛玉说自己最不喜欢李义山(李商隐)的诗:   宝玉道:“这些破荷叶可恨,怎么还不叫人来拔去?”宝钗笑道:“今年这几日,何曾饶了这园子闲了一闲,天天逛,那里还有叫人来收拾的功夫呢?”黛玉道:“我最不喜欢李义山的诗,只喜他这一句:‘留得残荷听雨声。’偏你们又不留着残荷了。”宝玉道:“果然好句,以后咱们别叫拔去...

王熙凤在放什么贷

旺儿之子看中王夫人房中的彩霞,求亲却碰了一鼻子灰,原来赵姨娘早已私下许诺彩霞当贾环的“屋里人”。眼前有高枝可攀,怎会将小管家的儿子放在眼里,更何况他“吃酒赌钱,无所不至”,大管家林之孝还正在找机会收拾他呢。于是旺儿媳妇请求王熙凤干预,王熙凤很快便传来彩霞的娘强行定亲,“彩霞之母满心纵不愿意”,也只得应允。   旺儿家是“王家的人”,王熙凤的...

重评《红楼梦》两岸交流论坛在台北举办 白先勇任总策划

中新社台北6月13日电 由台湾大学和趋势教育基金会联合主办、作家白先勇担任总策划的“新世纪重评《红楼梦》两岸交流论坛”13日在台湾大学举办。两岸红学学者共同与会,从版本、哲学、文学等角度研讨《红楼梦》。   据中央社、联合新闻网等台媒报道,白先勇致辞时表示,台湾上一次开《红楼梦》论坛,已是1980年代的事,希望此次论坛能让大家对《红楼梦》的学术地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