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天下 >> 国内  >> 正文

“可爱的中国”之苗族:小小竹编编织脱贫致富梦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光明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光明网讯 贵州赤水,中国十大竹乡之一,漫山遍野的竹林宛若“竹海”。慧心巧思的赤水姑娘,将这一根根竹子变成了精美的竹编艺术品。

  赤水竹编最早可追溯到明末清初,要经过刮青、破竹、加工、染色、拉丝等20多道工序,一厘米宽的竹片被分成20根小丝,再经过匠人的巧手,精美的竹编工艺品才逐渐成型。

  90后的杨昌芹,是赤水竹编技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为了让赤水竹编符合更多人的审美,她不断探索、创新,将传统编织工艺与现代的生活审美完融合,开发了一系列创新产品。2012年,杨昌芹还成立了牵手竹艺发展有限公司,用她的话说,就是“希望牵更多的人的手,来发展传承好赤水竹编技艺。”

  如今,杨昌芹培训了超过2000人学习赤水竹编技艺,她的员工80%是当地留守妇女,越来越多的妇女通过赤水竹编,获得了稳定的收入,也提升了自我价值。每个地方的非遗有每个地方的特色,对杨昌芹来说,赤水竹编不仅是非遗,也是能带动乡亲们脱贫致富的产业。

  由中央网信办网络新闻信息传播局指导、银河系工作室和光明网共同主办的“可爱的中国”各民族优秀知识分子讲述各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系列短视频共58集,从8月6日起,将每天推出至少一集,敬请关注。(记者 靳铃涵)

相关新闻
习近平甘肃之行,三个重点贯穿其中

【学习进行时】8月19日至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考察。这次考察有何特点?总书记提出了哪些重要要求?新华社《学习进行时》原创品牌栏目“讲习所”今天推出文章,为您解读。   8月19日至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考察。他先后来到酒泉、嘉峪关、张掖、武威、兰州等地,深入文物保护单位、农村、学校、草场林场、革命纪念馆、防洪工程、文化企业等,提出一系列重要...

中国制造升级中国创造!姚晨盼正安吉他带动脱贫

热爱音乐的人,身边总少不了一把吉他。但你是否知道,中国的“吉他之乡”在哪里?   2018年9月,姚晨跟随电影频道“脱贫攻坚战——星光行动”前往贵州正安。当地有着全球最大的吉他生产基地,年产值超过15亿;但与此同时,这里也是贵州省14个深度贫困县之一,仍有2万人口等待告别贫困,诸多产业亟待发展。   如何让“正安吉他”这一特色产业为这座深山小城奏响脱...

“下党故事”揭示反贫困中国密码

新华社福州8月20日电 题:“下党故事”揭示反贫困中国密码   新华社记者顾钱江、董建国、陈弘毅   一封寄自闽东寿宁县下党乡的脱贫报喜信让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高兴。8月4日,他特地回信祝贺。   “下党天堑变通途、旧貌换新颜,乡亲们有了越来越多的幸福感、获得感,这生动印证了弱鸟先飞、滴水穿石的道理。”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说。   整整30年前,时任福建...

“可爱的中国”之维吾尔族:高空上的芭蕾舞 寸步之间显真功

光明网讯 维吾尔族,这个天山脚下能歌善舞的民族用勤劳和智慧创造了灿烂的文化。   维吾尔族达瓦孜,在维吾尔语中意为“高空走索”,它是维吾尔族绵延千年的一种杂技艺术表演形式。   达瓦孜表演多在露天进行,其特点是把多种多样的杂耍技艺搬到数十米高空的绳索或钢丝上演练,表演者手持长约6米的平衡杆,不系任何保险带,在绳索上表演前后走动、盘腿端坐、蒙眼...

“可爱的中国”之佤族:一个会说话就会唱歌 会走路就会跳舞的民族

光明网讯 在祖国西南边陲的阿佤山腹地,生活着一个云南特有的少数民族,佤族。   佤族是一个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的民族。佤族甩发舞,就是佤族舞蹈中最具民族特色的代表。舞者伴着节奏强烈的木鼓声,配合着脚上的弹步动作,舒展上肢,甩动长发,动感十足。甩发舞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