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5月30日,哈尔滨市少年宫航空模型小组的少先队员迎接“六一”儿童节。
▲1957年5月31日晚上,首都儿童在中山公园游园联欢,庆祝“六一”儿童节。
60后:花儿朵朵向太阳
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一定记得上面这张电影海报,这部1962年上映的电影《花儿朵朵》讲述的正是那个年代的孩子们庆祝“六一”儿童节的情景。
△快板
△芭蕾舞
△杂技表演
在影片中,孩子们组织了一个丰富多彩的联欢会,邀请了工人、农民、解放军战士和各方面的叔叔、阿姨们来参加他们的活动。虽然中间出现了很多小插曲,但是透过电影我们可以看到那时的孩子们没有手机、不看电视,但他们多才多艺,过得很开心。
主题歌《花儿朵朵向太阳》,唱出了新中国少年儿童茁壮成长的欢悦心情,唱出了他们准备将来建设伟大祖国的远大理想。
六十年代的少年儿童在“六一”儿童节这一天也是“盛装打扮”。如果说最时髦的,男孩子就是绿军装的外套,而女孩子,巧手的妈妈们则挤着去供销社买来小花布,竭尽所能做出花样来,或是在衣角绣上一朵小花,母爱总能让女儿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也悄悄享受着女孩子小小的美丽……
70后:丰富多彩过“六一”
时间进入七十年代,当时的孩子们在“六一”儿童节这一天的庆祝活动越来越丰富。郊游是很多学校的传统项目,学生们穿着统一的白衬衫、蓝裤子、白球鞋,戴着鲜艳的红领巾,在老师的带领下一起去游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