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天下 >> 国内  >> 正文

辛识平:脱贫路上起“华屋”

www.taihainet.com 来源: 新华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新华社南昌5月10日电 题:脱贫路上起“华屋”——“感悟70年,追梦新时代”之三

  辛识平

  背靠青山,面朝田野,一排排白墙黛瓦的客家新楼在阳光下安宁祥和。岭上郁郁葱葱的松林中,矗立着一座红军烈士纪念亭,常有村民和游客敬献鲜花——这里,是江西瑞金叶坪乡华屋自然村。驻足凝望,这个“红军村”走过的艰辛历程,让人感慨万千。

  村名叫“华屋”,长期以来村民却住在低矮破旧、透风漏雨的老屋,种种状况一度令人揪心。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脱贫攻坚的扎实推进,当地面貌一新。“昔日破旧土坯房,如今新屋亮堂堂”,整洁的环境,兴旺的产业,越来越红火的日子……漫步今天的华屋,桩桩件件的变化,人们看在眼里、喜在心上。一面心形的“笑脸墙”生动定格了脱贫后的群众面貌,成为华屋最暖心的风景线。透过一张张笑脸,人们读出了发自心底的幸福感,更感受到了对未来的希望和信心。

 

  村运连着国运,民心系着党心。华屋蝶变,辉映着共产党人与人民群众的鱼水深情。80多年前,只有43户人家的华屋家家有人当红军,那是铁了心跟党走、为穷人打天下的坚定信念。在反贫困斗争中,一队接一队的党员干部驻村帮扶,一棒接一棒苦干实干,一心要让群众过上好日子。去年,华屋1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摘帽。这是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的生动注脚。历史与现实的变奏中,与人民风雨同舟,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始终是不变的主旋律。

  华屋蝶变,激荡着一代代追梦人的奋斗凯歌。85年前,华屋17个年轻后生参加红军长征前夕,分别种下一棵松树,相约“见松如见人”。“苦的时候看看松”,不屈不挠、顽强拼搏的奋斗精神,流淌在老区人民的血脉里,忘不了,去不掉,激励着干部群众立下愚公志、打好攻坚战。正是一代又一代人的艰苦奋斗、接续奋斗,才有了华屋面貌的焕然一新。时光不老,奋斗不止。如今,处处建起“华屋”的华屋,专门保留了一些过去的老旧土坯房,提醒后人:好日子来之不易,奋斗的精气神永远不能丢。

  从华屋看中国,一个村子的变迁折射出革命老区发展的光明前景。脱贫只是第一步,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党的政策好,更要努力向前跑”,老区人民的干劲越来越大、腰包越来越鼓、底气越来越足,他们正用勤劳的双手,创造着更加美好的生活。

相关新闻
脱贫攻坚的政和探索

台海网5月3日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 闽北政和,经济发展一度处于“省尾”,1986年被省政府确定为贫困县。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曾三次到政和,推动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今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福建代表团审议时强调,确保老区苏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一个都不掉队。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找到问题根源,增强脱贫措施的实效性。...

唱响新时代的青春之歌——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侧记

新华社北京4月30日电 题:唱响新时代的青春之歌——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侧记   新华社记者张晓松 吴晶 胡浩 丁小溪   “‘五四’的火炬,唤起了民族的觉醒。壮丽的事业,激励着我们继往开来……”   歌声嘹亮,青春飞扬。4月30日上午的人民大会堂大礼堂已化作欢乐的海洋。   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即将在这里隆重举行。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将与青年...

福建革命老区、中央苏区这些干部被查处

台海网4月26日讯 据福建日报新福建报道,25日,省纪委监委将4起发生在革命老区、中央苏区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典型案例予以通报。 南平市松溪县渭田镇溪尾村克扣扶贫资金问题。2016年6月,县老区扶贫办向溪尾村拨付“造福工程危房改造”补助资金123.6万元。时任村党支部书记叶金亮主持召开村两委会议,决定以“赞助款”的形式,从中克扣83.7万元用于该村基础设施建...

龙岩永定:扣准产业项目,老区“拔穷根”

台海网4月22日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 作为全国著名老区,闽西是脱贫攻坚主战场。虽然当地基础设施弱,产业底子薄,但生态禀赋突出,发展特色农业、旅游业土壤深厚。近几年来,龙岩永定区通过牢牢抓准产业项目,将其贯穿到基本保障、质量提升和成果巩固的扶贫全过程,帮助贫困户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