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当然,岛叔这样说,也绝不是说中国已经完美无缺。我们还有很多问题,有些问题甚至是一不小心就致命的,中国共产党也一直在强调“四大考验”“四大危险”,强调居安思危、知危图安。
有问题并不可怕,哪个时代都有自己的问题,或大或小,或多或少。百年前的问题不比现在少,现在的问题也不比百年前容易,关键是有没有勇气和能力去解决问题。“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任何事物都是在发展过程中,任何问题也都是在发展中得到解决的。
所以,我们既要有直面问题的勇气,又要有找到方法的智慧,也要有等待时机的耐心。
在这次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有句话说得很棒。他说:“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是一场接力跑。我们有决心为青年跑出一个好成绩,也期待现在的青年一代将来跑出更好的成绩。”
刚才说这么多“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其实是给这场“接力跑”做个注脚。一百年前,“五四”青年跑出了第一棒,接下来在革命时期、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时期,都有无数青年在奋力跑出自己的最好成绩。传到新时代的这一代青年,怎么奋力奔跑才能不辜负这个时代?
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提了六点要求:树立远大理想、热爱伟大祖国、担当时代责任、勇于砥砺奋斗、练就过硬本领、锤炼品德修为。仔细琢磨,六点要求,涵盖了“知”与“行”,其实是新时代知行合一的“心学”。
每个时代都不缺清谈客,但实干家的多少决定了这个时代的成就到底有多高。尤其是中国面临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既有挑战,更有机遇。青年是祖国的未来,需记住,“你所站立的那个地方,正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青年的精神状态和实干作风很大程度决定着中国的未来。
尤为重要的是,“知”是“行”的先导,这“知”不是肤浅的,而是深刻的,不是盲目的,而是清醒的。这需要青年对这个时代变局有着深刻而清醒的认识,更对中国的发展有着来自大历史观的自信。这个自信是来源于百年的历史回溯和对比,更是来自于中国成就带给我们的经验和方法。
回头看,一百年来,我们学过西方,学过苏联,但不要忘了,我们走过这百年风雨,干的始终是中国自己的事情,我们应该从已有的成功实践中找到正确评价自己的方法,而不是在一套习以为常的“域外标准”中迷失了自己的方向。如果一切套用“域外标准”,中国就无法解释自己的成功,倒是会变得“精神分裂”。
如果说百年前,“五四”是一场新思想、新文化的启蒙运动,那么百年后,我们何尝不面临另一场重塑自信的启蒙?
百年前,落后的我们只能“向西看”,提不起自信;百年后,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发展起来的中国向何处去?答案就在这过往的百年历史中,也在你我这代青年的一言一行中。(文/独孤九段)
来源:侠客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