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年对人类历史来说,不过弹指一挥间。一百年之于中国,却是沧海桑田。
一百年前,岛叔和手机屏前的你都没有出生。那时,一群19、20世纪之交出生的青年正在努力探寻一个问题:中国向何处去。
在那个百年风云际会的舞台上,清政府、北洋政府,保守派、革命派……城头变幻大王旗,但等来的却依旧是一个积贫积弱的中国,一个号称一战“战胜国”却在巴黎和会上毫无话语权的中国。
在弱肉强食的世界丛林中,弱者就没有生存的权利。
一
那个时候,因为工业革命的助力,西方真的成了整个世界的“圣经”。所有的落后国家都在向西方学习,拜西方为师。没办法,现实就摆在那,谁落后,谁就要挨打。
那个时候,中国的首要问题是要“救亡图存”:活下来。既然自家开不出药方,那就只能用各色各样的“西药”:自由主义、无政府主义、社会达尔文主义……包括马克思主义,都是当年中国求救的药方。
这是百年前摆在中国青年面前的“大变局”,那时候是西升东降、西强我弱。
百年后的今天,我们同样面临一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岛友们肯定记得美国学者福山,他在上世纪80年代末,也就是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前夜,抛出过一个著名的论断——“历史终结论”。当年他断言,人类已经走到文明演变的终点站,没有其他体制可以超越西方的自由民主制。后来历史的发展似乎验证了他的预言,因为曾经跟西方抗衡的社会主义,一夜之间“破产”了。
30年过去,“历史终结论”迎来了自己的终结。“第三波民主浪潮”中,很多照搬照抄了西方民主模式的新兴国家陷入了危机,“民主崩解”的故事持续增加。有些国家虽然还勉强维持“民主”门面,但早就蜕变为被家族政治、部族政治、金钱政治把持的劣质民主。
岛叔曾观察过被西方树为“民主橱窗”的菲律宾。这是美式民主的忠实模仿者,但因为政权由几大家族轮流坐庄,腐败、贫富差距、毒品、枪支等等已成顽疾——“民主”形式如果解决不了现实问题,又有何用?
即使一向“光芒四射”的美国民主体制,同样遭遇危机。30年前鼓吹“历史终结论”的福山在新书《政治秩序与政治衰败:从工业革命到民主全球化》写到了美国政治,他认为美国政治面临家族制复辟、利益集团“互利互惠”影响公共政策质量等问题,已经背离立国初衷,且两党制逐渐蜕变成意气相争、“为反对而反对”的否决制,再无“忠诚反对党”。
对这一切,福山称之为“政治衰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