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武汉2月2日电(记者徐海波 侯文坤)一年又一年的繁忙春运,记录着人们的归途。农民工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群体,他们走得好吗?曾几何时,春运路上充斥着他们通宵排队的无奈、长途跋涉的枯燥、大包小包的负重;如今,他们的愁容逐渐减少,笑脸越来越多。
“越来越短的回家路”
货架间,快递小哥洪柳正在给一年的工作收尾,轻松惬意。农历腊月二十八,是他和妻子启程回家的日子。“两个人,一个行李箱,装些换洗衣服。”洪柳从湖北武汉回老家黄梅县,坐3个多小时大巴就到了。
33岁的洪柳是京东物流武汉太和营业部的配送员,有十多年外出务工经历,在杭州、无锡、深圳等地当过烫工,送过外卖。要换作前些年,临近春节,洪柳可不敢这么从容。
“记得当年想从无锡回老家过年,要么是十几个小时大巴车,要么花二十多个小时坐火车再转客车,哪个都不轻松。”洪柳说,“现在,很多人都回到湖北省内就业,离亲人近了,回家路越来越短了。”他说。
舍远求近,得益于近年来国家政策对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的鼓励和区域发展差距逐步缩小,不少地方正通过政策促进、培训支持、平台带动等方式引导农民工等群体返乡就业。
40岁的朱利广和几个黄冈同乡在广东、上海、山东等地闯荡多年后,回到了武汉。“家乡这边发展越来越好,干事的环境也越来越好。对我们搞装修的来说,机会很多。”朱利广说,离家近了,春节回家就能说走就走。
“越来越便捷的购票体验”
春运如火如荼,农民工的见面问候语也由以往“你抢到票了吗”变成了“哪天走”。
“曾经,抢购春运车票就像打战,披着棉袄,带着板凳,连夜排队。”对45岁的装修工人王远胜来说,春运路上的苦他尝过不少,买票便是其一。“曾经为了从北京回九江过年,看好车票开售的日子,头一天晚上就提前到火车站窗口排队。”王远胜说,用十七八个小时的排队,换二十多个小时的回家火车,关键有时通宵排队了,还不一定买得到票。
如今,随着春运运力增加,智能手机的普及,新技术的应用,农民工购票体验不断优化,跨站抢票、分段购买、接续换乘等一些新名词出现;从“农民工团体票”到“务工人员自组团”,再到“动车务工班列”……不少农民工发现,购票体验大大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