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2015年春节前夕的这次陕西之行,也是习近平的寻根之旅。
四十年岁月沧桑,黄土大地早已旧貌换新颜。千万里惦念不改,总书记的心中始终装着当地的父老乡亲。
村民增收、林果种植、养殖业发展、水土保持、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情况如何?习近平一一询问,详细了解。对梁家河村脱贫致富的关心,是总书记对千万个贫困村挂念的缩影。
面对在场的年轻人和孩子们,习近平谆谆教诲:“我人生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人生处处留心皆学问。”
“我相信这里的明天会更好。我更愿意看到的是,我们的下一代健康成长,成为为人民做有益事情的好人才。”习近平的祝福里,饱含着对贫困地区新生活的信心和期待。
2016年2月初,井冈山雨雪连绵,道路湿滑难行。但习近平新春考察的脚步还是一路辗转,深入到革命老区。
在贫困村,习近平既望且问、巨细无遗。在村党委,他一边看规划、看簿册、看记录,一边细致询问基层组织建设和精准扶贫情况;在贫困户家,他一间一间屋子察看,坐下来细算收入支出账,问家里种了什么、养了什么,吃穿住行还有什么困难和需求。
拿起木槌同乡亲们一起打糍粑,围坐老乡桌边一起吃热腾腾的米果……一举一动,让总书记不再像远道而来的客人,而成了大伙儿的一份子,是自家人。
“我们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将继续大力支持老区发展,让乡亲们日子越过越好。”“在扶贫的路上,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个贫困群众。”习近平真挚的话语让乡亲们脸上的笑容更加灿烂。